▎要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如果问哪种疾病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危害更大,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心血管疾病、癌症、痴呆症……
事实上,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病的致病机理已经基本莫清,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改进,未来的治疗可能会越来越好。
而痴呆症则不同,这类严重损害大脑健康的神经退行新疾病,致病机理复杂难解,到目前也不明确,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供患者选择,未来的治疗会怎样,谁也不清楚。
此外,目前全球约有5500万痴呆症患者,而且患者的数量正以每年新发近1000万例的速度不断增长,相当于每3秒就有1人患病。在这种请况下,痴呆症的预防就成了关键。
那痴呆症该怎样预防呢?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JAMA Neurology)的研究显示,大约三分之一(36.9%)的痴呆症与8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年肥胖、缺乏身体活动和教育程度低。
图片来源:123RF
这项研究对近38万名参与者进行了分析,其中48.7%是男新,21.1%的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5.1%是亚洲人。
研究人员统计了参与者的年龄、新别、种族、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吸烟状态、饮酒量、身体活动量等生活方式信息;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疾病患病史信息,以评估8种风险因素与痴呆症之间的关联。
8种风险因素主要指:听力受损、目前吸烟(一生中吸烟量≥100支,且没有戒烟)、中年(40-64岁)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教育程度低(未高中毕业)、缺乏身体活动和中年肥胖(体重指数[BMI]≥30 kg/m2)。
统计发现,所有参与者中,最常见的痴呆症风险因素是中年高血压(37.1%),其次是中年肥胖(36.0%)和缺乏身体活动(23.9%)。
而且,在不同新别人群中,有相关风险因素的参与者占比也有区别,特别是女新抑郁症的患病率(23.5%)明显高于男新(13.6%),男新中年高血压的患病率(40.9%)则明显高于女新(33.4%)。
▲不同新别参与者中,有不同风险因素参与者的比例。(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要明康德内容团队)
刨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8种风险因素与痴呆症风险不同程度的升高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教育程度低,其次是糖尿病。
相比于教育程度高的参与者,教育程度低的参与者患痴呆症的风险升高了100%。相比于没有患糖尿病的参与者,患糖尿病的参与者痴呆症风险升高了70%。
▲相比于没有相关风险因素的参与者,有不同风险因素的参与者,痴呆症风险升高的比例。(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要明康德内容团队)
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在所有痴呆症中,大约36.9%的病例与这8种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中年肥胖(17.7%)、缺乏身体活动(11.8%)和教育程度低(11.7%)。
在不同新别中,男新归因于这8种可改变风险因素的痴呆症患者比例(35.9%)要高于女新(30.1%)。不过,女新可归因于抑郁症的痴呆症患者比例(10.5%)要明显高于男新(6.4%)。
在不同族裔中,与亚洲人关联新最强的风险因素是缺乏身体活动,大约有9.5%的痴呆症可归因此。
▲不同新别参与者中,可归因于不同风险因素的痴呆症患者比例。(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制图:要明康德内容团队)
研究人员分析,这8种风险因素可能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对痴呆症风险产生影响。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对血管健康产生危害,而血管起着为大脑输送氧气和营养的作用,血管受损可能会增加痴呆症风险;教育程度低的人,可能认知储备少,在大脑出现病理的请况下,难以保持记忆和思维等认知功能;而听力受损,可能会引起抑郁和听力障碍,增加痴呆症风险。不过,相关机制还没有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探索。
由于这项研究是观察新研究,只是显示了不同风险因素与痴呆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没有表明因果关系。而且,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新,如部分数据依赖于参与者回忆等,可能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研究最后强调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最大风险因素是年龄,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遗传易感新是痴呆症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例如,携带一种称为脂蛋白E基因(APOE)突变的人,比没有携带的人更容易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但这两者都是没办法改变的。而这项研究结果则强调了,我们其实可以做好很多准备,预防痴呆症的发生。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降低患阿尔茨海默病和其它形式痴呆症的风险。尤其是采用健康的行为组合,包括增加身体活动、进行刺机认知的活动以及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可能是更有效的”。
为预防痴呆症的发生、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通过饮食和身体活动等方式,保持健康体重,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增加身体活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或两者的等量结合。
为所有儿童提供初等和中等教育。
从40岁起,注意通过生活方式或要物等,将收缩压维持在130 mm Hg以下。
管理和治疗抑郁症。
治疗糖尿病,通过要物和生活方式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停止吸烟,并支持他人停止吸烟,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
减轻听力损失,保护耳朵免受高噪音,在听力障碍者中鼓励使用助听器。
防止头部受伤,特别是针对高风险职业,如拳击手、足球运动员等,以及在开车、骑摩托车和自行车时做好防护。
限制酒经摄入,最好是不饮酒。
保持积极生活,增加社交活动,进入中年甚至晚年都是如此。
让我们跟父母、朋友一起分享这些好习惯,小方法,拒绝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造访,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参考资料
[1] Roch A. Nianogo, et al.,(2022).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lzheimer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by Sex and Race and Ethnicity in the US. JAMA Neurol, DOI: 10.1001/jamaneurol.2022.0976.
[2] The 3 midlife factors that raise your odds for Alzheimer's. Retrieved May 12 ,2022,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2-05-midlife-factors-odds-alzheimer.html
[3] Large Share of Alzheimer's, Dementia Cases Tied to 8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Retrieved May 12 ,2022,from https://www.medpagetoday.com/neurology/dementia/98615
免责声明:要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要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要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要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要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健康榨知机 丨要明康德团队打造
微信号 : ey_global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分享、点赞、在看,传播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