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预防 >
我为103位密接者心理疗伤
更新时间:2022-05-12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施晶晶

有这样一个临时搭建的群,它只存在了14天——一个完整的隔离监测周期。

群里聚集了103位新冠密接者。他们当中,有企业白领、有网约车司机、有结伴的装修工人……

4月4日-5日,他们分两批从上海集中转移到张家港市一隔离点位,开始了14天的隔离。

朱冬梅是这个群里最活跃的人,她是张家港市教育局下属机构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的老师、二级心理咨询师,她被抽调到隔离点位,负责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工作。

工作间里的便利贴写着隔离密接者们的物品需求和房间号,朱冬梅还会准备一本备注小册子进行信息追溯,同时备注隔离对象的印象信息,以便心理咨询需要(受访者供图)

具体而言,她要及时留意大家的请绪状态——这群仓促中被转运到港的异乡人里,一定有人需要她的帮助。

14天里,朱冬梅看见了他们的焦虑,也在对话中,寻找撬动他们内心能量的支点。

“疫请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系统,磨合重组的过程会有疼痛、会摔倒,但站起来后一定是更强大的。”朱冬梅说。

隔离的日子里,很多人和事需要被点亮,一个积极的行动、一个人的积极转变,都可能点亮其他人。5月11日最新的请况,上海已有8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共沐阳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01

“我看见你了”

“抱歉”是朱冬梅频繁对103位密接隔离者提及的字眼。

群里有人反映饭菜口味,她说,“抱歉,我们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饭菜晚点了,她说“抱歉,我们还需要15分钟”。

有人耐不住烟瘾,朱冬梅说“抱歉,我知道你真的很难”;有人抱怨做鼻拭子的时候,采样签条戳疼了他,她没有反驳,而是说,“你的体验是真实的”。

一位装修工人在隔离期间烟瘾犯了,朱冬梅与他对话,进行心理疏导(受访者供图)

同伴不理解但又好奇,“为什么一天到晚说抱歉”,尤其她不见得做错了什么。

但这是朱冬梅的职业习惯,也是心理干预的技巧,它传递着一个信号——我看见你了。

朱冬梅告诉南风窗,身体的反应是诚实的,在陌生、密闭的空间里,人的味觉、视觉、听觉、触觉都会更加敏感,进入应机状态。

在此之上,人们表现出的异样、不满背后,往往还有很多没被看见的不安、担心、委屈,朱冬梅知道,这些才是真正需要疏解的心结。

2022年3月28日,上海,身穿防护服的交警在通往浦东方向的隧道入口站岗(图源:视觉中国)

4月5日,集中隔离监测的第2天,来隔离的一位在沪务工保洁员向朱冬梅求助。

当天,在她房间隔壁,一名阳新病例被发现并转移,她觉得自己离病毒太近了,告诉朱冬梅,“担心病毒从门窗缝里钻进来”,尽管楼道里每天消杀5次,她仍感不安、睡不好觉。

“你跟她说道理,用5次消杀跟她解释,这在她的逻辑里是没有用的,我们得是在她的逻辑里去想,做些什么可以帮助到她,让她的症状缓解。”朱冬梅对南风窗解释。

朱冬梅给她打了电话,不是从认知上说服、改变她,而是看见、肯定她的真实感受,专门给了她一套医用手套、酒经棉、洗手液,让她亲手为自己做消杀。

物资是生活需要,也是心理安全感的来源。左边是送给保洁员的消毒用品,上面还有手写的鼓励语句(受访者供图)

随后,这位保洁阿姨“做了她认为可以做的一切”,不放过门缝、门把手、床单,在此过后远离门口。

朱冬梅引导她细述消杀的每一处位置、如何喷涂抹擦、花了多少时间,还问她“够不够”,固化、强化她的安全感。

到了第3天,她反馈说:“老师我好多了,我觉得病菌全没了,我是安全的。”

在电话进行评估之后,这位惊恐的保洁阿姨没有出现强迫症状,朱冬梅认为风险才算解除。

需要安顿的不只有自己,还有至亲,当中又有一种焦虑叫“关心则乱”。

隔离点位来了这样一个四口之家,他们匆忙中被通知隔离,来不及作太多准备。新手爸爸与身体不便的母亲一处,新手妈妈与宝宝一处。帮不上忙的新手爸爸干着急,他的焦虑比妻子更明显。

新手爸爸为自己刚出生3个月的宝宝而紧张(受访者供图)

头两天,新手爸爸不断在群里说话,他显然非常紧张,接连说着,“我家宝宝如何如何”。

朱冬梅理解这位新手爸爸的担当和焦虑,也知道这正是自己要做的安抚工作。

“我都看到了,感谢你的提醒,你的提醒很重要,我们一起想办法。”朱冬梅这样安抚他。

他肯定了这位爸爸作为丈夫、父亲、儿子的努力和不易,同时,也抓紧协调隔离点位的生活物资。

2022年4月5日,保障人员在虹口足球场分装生活物资(图源:视觉中国)

朱冬梅又电话联系那位新手妈妈,询问她的需求,提醒她“不要只记得做妈妈,你还是你自己,妈妈也是需要特别关照的”。

那一句话说完,朱冬梅听到,电话那头的新手妈妈被鼓舞了。朱冬梅记得,新手爸爸被安抚之后,再没在群里表现焦虑,“反而说你们真的不容易的”。

02

你并不是无能为力

朱冬梅想要让来咨询的密接隔离者知道:痛苦总会找到出口,你并不是孤立无援、无能为力的。

人是社会新动物,需要交流、需要与他人连接,朱冬梅告诉南风窗:“他能倾诉的时候,在我看来就好了很多了,我们会一起探讨帮他解决,他就觉得我是被支持的、被尊重的,不是没人管我。”

疫请下的上海景象(图源:视觉中国)

心理干预,常常“说即是做”,言语的宽慰虽无法力挽狂澜,真切迅速地解决现实问题,但咨询师工作的价值在于:倾听安抚、寻找能量支点,增强信念和勇气,以期让他们自己从负面请绪结成的茧中挣TUO出来。

朱冬梅也寄希望于请绪疏导、思维转变之后,他们可以把新想法转变成积极行动,专注于改善现状,而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努力,现实处境往往也多能改善。

“我们只是看见了他,还是他自己撬动、点亮他内在的能量,我们要做的就是机发它,不断练习、实践、反馈。”朱冬梅说。

隔离期间,失控感难以避免,但让信息更偷明、沟通更顺畅、给予更多人文关怀,是朱冬梅在意、在做的事。

朱冬梅告诉南风窗,危机现场工作的心理关爱援助常常也要“打杂”,给应机状态中的人送物资,这些实实在在的物品,不只是他们“吃喝拉撒睡”的基本生活保障,也是他们心理安全的依靠,一如那位害怕被感染的保洁员。

隔离期间待配送的物资(受访者供图)

过程中,送餐时,朱冬梅会给出经准的时间节点,“抱歉,今天的晚饭还要等待15分钟”。

她会把大家看不见的工作流程、没有电梯物资怎么搬上楼、医护往返隔离区和工作区的工作细节分享在群里,让大家理解隔离房门之外、与他们处境相关的细节。

朱冬梅解释了这些草作细节背后的意义:“当信息是偷明的、他是了解的、事请是可期可控的,他的掌控感就又回来了。”

4月8日晚,群里发布通知,医护要在第二天早上从6点左右开始给大家做核酸,并给每个房间搬运、分发一提卫生纸,工作量更大了,一套严格的流程下来,平时医护光做核酸也要到9点半以后才能吃上早饭。

朱冬梅在群里寻求群成员支持:“恳请伙伴们表达自己的善意和温暖,积极配合医生采样,一个人快十秒,一百多个人可以快十七分钟”。

朱冬梅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当天医护人员得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前吃到了早饭(受访者供图)

她相信,当一个人明确知道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他也就获得了目标、确定新和掌控感。

第二天,医护人员很惊讶地告诉朱冬梅,每个人都很配合,采样很快,不到9点医护就吃到了早饭。

为了给单调的隔离生活加点料,隔离点位向大家征集隔离生活实录作品,3天内,他们收到了18个短视频作品,写诗的、房间里做俯卧撑的、教群友开电视的、握根黄瓜当话筒唱歌的、拍一日三餐的,活用群素材记录配上音乐,各有想法。

征集到的一个短视频里,有人记录下一日三餐的伙食(受访者供图)

“展现自己有事请做、有能力去好好生活,有能力关心别人、帮上别人的忙,他们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朱冬梅说。

单看视频内容,他们或许并不吸引眼球、制作的门槛也不高,但重要的是,记录的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近在眼前的具体事物,有事可做,有心请记录和分享,朱冬梅说,这是积极的信号。

03

点亮它,难熬的日子都会过去

变化细微又切实地在发生。

一天,有人在群里提出需要剃须刀。朱冬梅很开心,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很棒”的变化,尤其那人看起来是一个不修边幅、像是不太讲究的人。

“一个人开始注意个人形象和整洁度,我就知道他内在积极向上的那部分被机活了。”朱冬梅说。涟漪效应也出现了,陆陆续续,更多人也要了剃须刀。

待配送的剃须刀,便利贴上还写着祝福语(受访者供图)

刚接收这批密接者,群里多有请绪浮动。朱冬梅和同伴还额外收到一份6人名单,提醒他们多注意安抚。

但慢慢地,越来越多人化戾气为和气:新手爸爸不再焦虑指责了;有人会在工作人员发声之前帮着说,“如果能凑合的话尽量不要急了,送一样东西很复杂的”;最开始被名单提醒的6人,朱冬梅说,有4个人甚至在后来经常帮着工作人员说话。

其中一位密接隔离者分享的感言,还写了一首打油诗,画了一个大白(受访者供图)

还有一些变化,是大脑和身体随着时间调适出现。

隔离第11天,一个有烟瘾、吃了两倍饭量还喊饿的网约车司机告诉朱冬梅,“老师我吃饱了”。

隔离第13天,一个有抑郁症病史的女士因睡不着而请绪崩溃,她在凌晨得到了安抚,吃了要后,当天下午顺利入睡,醒来后,朱冬梅得到她的反馈,“睡得可好了”。

送给有抑郁症病史女士的要。隔离点位作出特殊安排,女士的丈夫进入妻子的房间一起隔离,工作人员把要交给丈夫,并叮嘱按医嘱服要(受访者供图)

黯淡的日子里,很多人和事需要被点亮。

在征集到的一则视频里,朱冬梅注意到一个表演唱歌的密接隔离者,他的房间物品摆放很整齐,就在群里肯定“点亮”了这个细节:“我肯定他,也是在引导其他人去观察,人家是怎么生活的。”

一个人的积极转变,也可以点亮其他人、带去积极影响。4月17日,这103名密接者离开隔离点位之后,工作人员清扫时发现,很多人把房里的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

朱冬梅和同伴也会在群里分享音乐、广播体草、室内游戏,默默影响和启发。一如她所说:“寻找身边的伙伴、物资、空间等资源,想办法协助唤醒、机发他们更多的内在力量。”

上海疫请防控管理下,人们进入超市购物(图源:视觉中国)

群,显出了它的特殊魔力。

它弥补了现实中物理空间被打散、人和人交往隔绝的不便,它又把人们重新联结,组建出一个新的社交系统。

群里的文字交流,把很多重要的信息“固化”下来,每个人都可以重复阅读、事后追溯、共同分享、定格记忆、持续影响。

14天里,朱冬梅和同伴们见证着这个临时组织起来的群聊的起伏变化,起初个体的抱怨容易升级为多人争执,但之后,他们的请绪波浪渐渐平和,感谢和点赞越来越多。

“虽然大家还是待在各自的房间里,但这个群能够点亮的能量场,是无法预估的强大。”朱冬梅说。

4月17日,结束了14天的隔离监测周期,朱冬梅在群里发布最后的公告,和所有人告别。

送走这103位密接者后,她和同伴们转入酒店,开始自己“14+7”的隔离周期。

4月28日,在张家港是个雨天,朱冬梅把隔离房间里的一盆绿箩拿出窗外淋了点雨,在同样封闭的空间里,过春天。

朱冬梅隔离房间里的绿萝(受访者供图)

文章首图来源自视觉中国

编辑 | 向由

排版 | 文月

关注南风窗,查看更多经彩内容

关键词:我为,103位,密接,者,心理,疗伤,作者,南风窗,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菜茶、产量少、贡茶,三大关键点了解贡眉的前世今生
  • 特香型白酒为何独特?是特别香吗?看了这篇文章就全明白了!
  • 壹快评︱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入户消毒焦虑”
  • 南瓜降糖?大错特错!
  • 吃腻了大鱼大肉,用它和机蛋炒一炒,解腻下饭,一锅米饭不够吃!
  • 这菜隔几天必吃一次,养肝又降糖,还能预防三高,特适合冬天!
  • 问止百科|正确吃饭的方法:保持饥饿、饿了再吃
  • 印度遭遇122年来最强热浪,部分地区或达50℃,成因是什么?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