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年轻人眼里白酒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聚餐时不喝白酒被领导追着扇耳光,婚礼上喝白酒直接喝成酒经中毒,不喝不懂礼貌就得教育,对吧?我们看一下网上大概的一个酒水消费报告,白酒的确还是酒类消费的王者,但果酒,洋酒,葡萄酒的消费金额增速远远大于白酒,当代年轻人没有多少喜欢喝白酒的。
有人曾作过一项调查,在1831名调查者中,有1435人都选择不喝白酒,他们认为白酒味道太冲,喝他是受罪,远不如那些酒经度数低的,但你没法反抗,因为长辈会这样教育你:“白酒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白酒真的有那么宏大的历史吗?并不是,按照国家标准,白酒的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用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胶剂,经蒸煮,发酵,蒸馏而制成的饮料酒,简单说没有蒸馏就没有白酒,所以在蒸馏法之前的白酒那都是纯属偶然的产物。
比如东汉时期有过这样的记载,所说的白酒是用稻谷轻度发酵后带有白SE的浊酒,也就是米酒没有蒸馏,酒的度数都高不到哪里去,武松在井阳岗喝的那18碗酒,放在今天也就约等于几瓶勇闯天涯,不过那会真正称霸酒界,被上流社会追捧的是黄酒,那为什么现在黄酒不如白酒发达呢?
我个人觉得是清末至民国,对内对外战争不断,社会动荡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粮食产量降低,特别是酿造黄酒的黍米和糯米。老百姓粮食都不够吃,哪还有余粮酿酒,这就造成产量急剧下降!战争又导致交通运输困难,酒在保质方面不适合长期颠簸和积压,酒商就不太热衷购进黄酒,销售渠道就受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说回黄酒本身问题,黄酒需要陈酿5-10年,白酒陈化3-5年就很不错了,生产成本大,卖的又便宜,酒虽好,效率较低,实在是令人唏嘘!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技术的加持下,白酒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1956年,国务院组织制定了《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其中提到,要把白酒酿造工艺列为重点研究课题,用少量的粮食酿更多的酒,当时中国借鉴了苏联的技术经验,在烟台等地开展试点用麦麸代替小麦制曲,可将红薯,马铃薯等薯类淀粉用于酿酒,这套方法也被称为烟台酿酒草作法,在试行第一年就为国家节省了1.2万吨粮食,并在五十六十年代向全国推广,白酒的春天彻底来了。
在50年代中国白酒的产能仅有10万吨左右,之后,廉价的土豆,红薯原料让它迅速取代了必须要有粮食的黄酒,成为酒类主流,也改变了中国人酒桌上的口味,到了1978年,我国白酒产量已经达到了143.74万吨,增长了14倍。改革开放后,市场化的刺机进一步促进了白酒发展,1979年,轻工业部组织了第三届全国啤酒会,将白酒香型分为浓香,清香,酱香,米香以及其他香型,所以拼白酒这件事撑死了,也就是近几十年的历史。
一直到了1988年,白酒企业获得了自主定价权,整个白酒行业又迎来了历史机遇,纷纷扩大产区,而由于产量超过实际需求,白酒行业自1998年开始进入调整期,从走量演变为渠道为王,商家终于想到为了吸引消费者,形成品牌认同,可以吹捧酒文化。
一时间,各种国酒文化,大唐文化,窖池文化破土而出,在经明的营销手段下,厂家给白酒包装了一套完美的文化体系和历史闭环,建厂只有几十年的企业,其生产的酒却能往阅千年,在他们的包装下,白酒成为了伴随中国文明长河熠熠生辉的高端礼品,在酒瓶的设计上一定使用大红大紫,高饱和度能给人黄瞎眼的全部颜SE,龙袍什么颜SE酒瓶也得生,在请白酒代言人也必须是演过皇上帝王的专业户,他们伴随浑厚的音乐共同拼造成白酒的宏大趋势,和权利文化绑定在一起的白酒还衍生出一整套油腻的文化游戏,只要上了酒桌,从碰杯的高度到敬酒的顺序到敬酒话术的打磨,无不体现着尊卑有序,君臣等级,而这场游戏的高潮莫过于劝酒了,白酒就是你献给领导的投名状。
而据相关数据,中国消费者引用白酒的场合中,应酬聚会25%,朋友聚会27%,家庭聚会10%,反到是喝酒最重要的请感需求和功能新饮用微乎其微,今天中国人的酒,就是干酒,拼酒不懂得品酒,人生要会品,说到底我们反对并不是白酒,我们反对的是打着酒文化的名义强迫灌酒,我们反对的是酒场中那点对弱势百般蹂躏的特权,我们反对的是借着文化的名义进行各种为所衣为,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