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不入川,东不入皖。
曾经这两句话在白酒圈的威慑力有多强,现在的徽酒市场就有多狼狈。
如今“川酒甲天下”、“云烟川酒”的说法还言犹在耳,但“徽酒坚不可摧”却好似一个笑话。就连曾经的“徽酒四杰”现在也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
古井贡如今在徽酒中是一骑绝尘,口子窖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迎驾贡酒近几年的发展势头也大不如前,金种子更是早早掉队,更别提其他徽酒品牌了。
就像今天要说到的这款酒,辉煌时年销过亿,家喻户晓,如今却走不出当地险些倒闭,只能易主求存,令人扼腕!
出道即是巅峰
文王贡酒前身是国营临泉县酒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投资10万元,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近百名才建设成功的,当时年产仅500吨,产品名为“泉滨”。
后来在1988年,当时的刘素敏厂长,抓住了白酒从专卖转向市场经济的机遇,为了扩大知名度,便增设了“文王”品牌,当年便在当地举行的首届白酒评比中摘得桂冠。
在之后几年时间里,文王贡酒凭着优异的酒质,和初出茅庐便夺得金奖的的名气,一路发展壮大,在1993年,就位列全国白酒50强,还拿到了国际金奖。
千万元广告大喊大叫,不如文王贡酒自家酿造
但这都只是文王贡酒发展如日中天的“开胃菜”,1995年到2005年才是文王贡酒最辉煌的十年。
1997年文王贡酒首次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文王牌系列白酒被评为安徽省消费者最喜爱白酒。“千万元广告大喊大叫,不如文王贡酒自家酿造”的这句广告语在当时也是家喻户晓。
在这期间,文王贡酒也并没有骄傲,而是沉下心来开拓市场,在合肥市场上,那几年文王贡酒与高炉家可谓是旗鼓相当,打得热火朝天。
2002年,文王公司销售额超2亿,跃升为安徽省民营企业前十强。到2010年,文王贡酒连续13年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省最受消费者喜爱商标。
几经易主,酒海浮沉
但在2013年,发展正好的文王贡酒却毫无预兆地被联想旗下的丰联酒业收购,本以为会大展拳脚的文王贡酒却就此没落,销量和名气在此之后都没能更上一层楼。
后来因当地其他白酒崛起,加上外地白酒的接连进驻,文王贡酒面临内忧外患,最终在2018年经营不善面临倒闭,被丰联酒业带着文王贡酒在内的一干企业,打包卖给衡水老白干。
如今的文王贡酒虽然依然在安徽市场上存在,在老一辈酒友口中也能听到称赞声,但影响力大不如前,出了当地很少人记得。
数十年来,文王贡酒几经沉浮,到如今,曾经的辉煌已散作云烟,令人唏嘘。
其实文王贡酒的发展也是白酒行业发展的缩影,虽说现在的白酒行业发展是欣欣向荣,但内里却是暗潮涌动,市面上如文王贡酒一般身陷囹圄白酒也不止它一个。
就拿同样身归衡水老白干的武陵酒来说,是我国十七大名酒之一,曾有着“三胜茅台”的辉煌战绩。近些年发展却也一样滞缓,几经易主,一代酱酒传奇,如今连当地都走不出去。
还有曾以一己之力带领鲁酒发展壮大的秦池酒,经“外购基酒”一事后,这么多年了,还没能重回巅峰,如今也只能是徐徐图之。
更不要提出自贵州这个名酒大省的木台厚道酒了,即便产地在茅台镇酱酒核心酿造区,酒厂位置距离茅台厂只有不足千米,也是难以出头。
它的原料和工艺都与茅台同源,酿酒人还是师承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冯小宁,勾调手艺一绝,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它,一经出世,就深受酒友期待。
许多喝过它的酒友都赞它“茅香”十足,入口成团,不闷不冲,而且越喝越顺。为了保证酒质,每批酒都会经选3年基酒进行小批量勾调,且要进行5年窖藏,真正的出厂即老酒。
但却深受“茅台镇”三个字困扰,无法走出贵州,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写在最后:其实不管因何原因只能屈居当地,或是易主求存,一款酒想要长长久久,靠的必定是酒质,只要能够保持上乘酒质,如今的明珠蒙尘,必然是为未来的一鸣惊人做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