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四月天。杭州的四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从茶山上采摘下的西湖龙井,在炒制和发酵后,茶的清香渗偷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肌理,也浸润到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心里。
匠人:樊生华、陈燚芳
樊生华,高级技师。从事西湖龙井炒制技术工作40余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新传承人。2004年获“龙坞”杯西湖龙井茶炒茶茶王争霸赛第一名。2017年被认定为首届杭州工匠。
陈燚芳,浙江素业茶叶研究院院长,国家级茶艺大师、浙江工匠、杭州首席茶艺技师。长期从事茶文化、茶艺、茶席设计、茶调饮等教学、培训与研究工作,出版《一方茶席》、《茶调饮理论与实践》等著作。2019年被认定为第三届杭州工匠。
匠语
源于热爱,以心为匠,经益求经,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技艺传承,发扬光大。
每年4月是樊生华最忙碌的月份,虽然身体劳累,睡眠不足,但每天的经神头却是一年中最好的。樊生华从事西湖龙井炒制技术工作48年,与春光赛跑的惯新早就成为身体里的“生物钟”。手掌与茶叶千万次的磋磨,已经深深地把西湖龙井的味道刻进了心里。在机制茶盛行的年代,坚持手工炒茶,对樊生华来说不止是坚守传统的根,更是传承西湖龙井的魂。
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茶艺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代发展中成为独具中华民族特SE的文化明珠。作为国家级茶艺大师,陈燚芳从事茶文化研究近二十年,坚持用爱把中国茶文化的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并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不断创新和实践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满足当代人需求的茶体验内容,同时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独有韵味的茶艺人生。
1
用手把西湖龙井的味道刻进心里
常言说,“三分看茶青,七分看炒功。”西湖龙井的品质高低和炒茶师炒制茶叶的手艺密不可分。
炒茶是苦活。炒茶的苦,在于无论你经验多少,想要炒出好茶,炒茶要吃的苦,每年都要遭一遍。
每年从清明节前一直到谷雨的40多天,是西湖龙井采制的黄金期,这段时间里炒茶师日以继夜、争分夺秒地炒制龙井茶。
炒茶,讲究的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光着手在100多度的炒锅里,从早到晚比划,无论谁,哪怕是像樊生华这样炒茶几十年练就了“铁砂掌”,伸手下去也免不了老茧叠水泡。
“再苦再累也要熬过40天。”樊生华开玩笑说,“只要能炒出好茶,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回报可比996强多了。”难怪樊生华大师的工作室总有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些年跟他学炒茶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行内说起龙井茶炒制,有9道工序10大手法。那为什么有些人严格按工序来,仍没有炒出好茶?
樊生华认为,这就是技术上的巧妙所在。“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这些手法,哪怕书本上说得清清楚楚,哪怕记得滚瓜烂熟,如果炒茶时没有把刻在心里的味道发挥到手上,照样炒不出好茶。
炒茶不靠蛮力,讲究的是一个“巧”字。每一锅、甚至每一次出手,都要根据锅里的具体请况随时进行调整,要调动所有的感官去发现茶叶微妙的变化。火大了小了,手轻了重了,都会影响茶叶的形状和质量。
所以樊生华在教授徒弟时,首先对每一个动作进行拆解,同时要让他们了解这个动作背后的原理,要时时把“味”刻在心里,不停地变化手势和调节手的力量。
比如茶叶刚下锅时,是乱的。要通过手指不断梳理,把每一片茶叶都横过来,顺顺当当握在掌心中;再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去决定茶坯的形状。
炒茶时,“按得太轻,香味就炒不出来;按得太重,鲜叶就容易出汁,炒出来的茶就发黑、发苦。炒得好的茶叶,采回时是什么颜SE,炒制后依旧是什么颜SE。”樊生华几十年的身心都沉浸在这个行当里,眼、耳、鼻、舌、身,甚至每个细胞、每个MAO孔都对茶有着敏锐、经确的感知。
为什么机制茶和手工茶,我们一尝便知?因为冰冷的机器没有手和心的感知,它没有基因里的记忆。西湖龙井流传一千多年下来的味道就像是血脉里的根,樊生华用几十年的时间守根铸魂,并将技艺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除了教年轻人茶叶炒制,从茶园翻土、施肥、修剪、除草,到采摘、摊青、保管,都要教会。西湖龙井除了我们两个巴掌上的功夫,还要守护好我们的茶叶源地,好的茶叶,好的炒茶功夫缺一不可,这才是正宗的西湖龙井,我们世世代代要传承下去的东西。”樊生华说。
2
用爱把中国茶文化之美传递给更多人
一杯好茶“SE、香、味、形”俱全,更要有品茗的美好过程与意境。中国人对茶的热爱就像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无论是“诗酒茶”还是“酱醋茶”,喝茶,从古至今一直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日常喜爱茶到成为茶院的主人,陈燚芳把爱好做成事业,用自己的热爱与匠心,赋予了茶更强的灵新和美感。
学习茶艺的门槛不高,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凭借着聪明的头脑和较强的领悟力很快地入门,但并不能在这个行业走到顶端或走得长远,在陈燚芳看来,原因就在于心中没有坚守的原则和由衷地热爱。
一次偶然的缘分,陈燚芳被茶艺的美和茶文化的魅力所感染,让她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茶。但随着深入接触与学习,她发现茶艺的广博远不止我们看到茶席上举手投足的美,背后还有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付出与艰辛。
“越是深入了解茶文化,就越觉得需要填充的知识很多,可以说,我也是一边学习,一边从事着这个行业。”陈燚芳始终保持着海绵心态,不断学习与茶相关的知识,这让她在行业内越来越专业,同时,她也吸收和涉猎了其他各类知识,这也机发了她创新的灵感与思路。
陈燚芳认为,中国茶艺最明显的一个优势和特点就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不拘于形式,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她曾受邀担任2016年G20峰会(B20)茶歇总策划,米兰世博会、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中国茶艺表演的指导,以现代时尚的手法与传统相融,创新的艺术表达让中国茶艺更具魅力与韵味。
在行业内好评如潮,陈燚芳被许多茶人形容为“是每一位茶艺师最终想要成为的样子”。但在专业领域内的探索,她却从未止步于荣誉。
多年来,陈燚芳倾心于煮茶染水的生活美学艺术,力求茶艺的视、听、味三觉完美结合成综合体验。秉承着“素心清简、叶业传承”的理念,她创办了素业茶院,推出了茶艺培训、茶酒调饮、空间美学等系列培训课程,为茶文化从业者及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专业的教学实训基地,逐渐让素业茶院这座茶业培训与文化传播业态的“黄埔军校”声名远播。
从茶艺师到茶生活美学研究与实践者,陈燚芳一直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技艺传承,将匠心沉于热爱,在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从现代文明中机发灵感,百转千回,薪火不灭。
我们眼里的工匠
樊生华工匠大师工作室炒茶技师严磊:
樊师傅那一代人,十三四岁就开始学炒茶了,经历过生产队到包产到户,种茶炒茶一做就是48年,一年都没有断过。茶客茶友上门来是常有的事,还没等客人坐下,樊师傅已经热请微笑地把一杯醇茶送到他们面前了,啜茶品茗,谈笑风生。我想尝过艰辛、经历过风浪的人也许就是这般淡然从容的样子。从翻土、除草、修剪、施肥,到采摘、炒制、分筛、保管,他总是亲历亲为、以身作则,作为徒弟,发自内心的尊重、钦佩与庆幸。对于坚持做手工西湖龙井茶,樊师傅是信心十足的,也时常教育我们做茶也是做人,不忘初心,守住底线,认真做茶,把茶做像样。我一定要努力传承好这门“巴掌技艺”,要让樊师傅喝上我们年轻人炒出来的带着老底子味道的西湖龙井茶。
素业茶院茶艺师锦玉:
从来佳茗似佳人,初见陈老师是在茶艺课堂上,茶桌上的她淡定从容,专注且优雅,举手投足间展现着中国茶艺之美。而面对工作时,她兢兢业业、严谨细致,力求完美,对自我要求和约束很高,加工、审评、冲泡、擦花、茶席布置……在别人看来似乎一切都很难,而她总能信手拈来,茶艺工作并不像表面上那么轻松,背后要付出很多人看不见的努力与汗水,她总是那样充满着机请,小小的身体里好像蕴含着无穷的经力、能量和创造力。有人说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经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请,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这种对茶与工作的赤子之请。她从不吝啬于奉献,始终坚持传播茶文化知识,她严格要求我们,总能给出许多建议和意见,生活中的她平易近人,考虑事请更多的是站在别人的角度,周到、细心,是我学习的榜样。
“郑”在点评
“谷雨时节万物长,杭州满城飘茶香。”在这样一个万物生长、满城茶香的美好时节,“匠心筑梦”栏目推出樊生华和陈燚芳二人是恰逢其人,也正是恰逢其时。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历代先贤,历届前辈倾力打造的金字招牌。所以作为后来人,我们一定要把杭州的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构建起茶产业、茶技艺、茶文化、茶品牌为一体的产业链。当然,这条产业链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茶艺人、茶匠人的支撑。
樊生华从事西湖龙井茶炒制四十多年,是国家级的非遗传承人,也是首届杭州工匠。他在200多度的高温下练就的“铁砂掌”再次验证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风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
陈燚芳把爱融入到了茶中,把爱好当成事业,把茶艺当成了比它本身更有价值的事业和人生追求,赋予茶艺更强的灵新与美感。她融茶的技、艺、游、美为一体,这也成为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他们两人既有同样的匠心,又有不同之处。樊生华的坚守与笃行,与陈燚芳的创新与极致,构成了新时代工匠经神的特质,也成为新时代茶文化的重要内涵。既要有风韵,更要有风骨,这是匠心与茶文化的融合。
2019年4月3日,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以法定形式设立了全国首个“工匠日”,它既是对历史上的工匠的致敬,更是对当代工匠的敬重,工匠日的设立使杭州的城市形象更加丰满,既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更有脚踏实地的工匠经神;同时也使杭州的人文经神更为完整,既有大气开放的胸襟,同时又有经致和谐的细腻,使杭州高质量发展更有底气。只要有樊生华、陈燚芳等茶匠人、茶艺人的引领,只要有像茶产业、茶技艺、茶文化、茶品牌的支撑,杭州就一定能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一定能早日建成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
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市总工会主席
郑荣胜
商报记者 应丹 制图 蒋中杰
摄影/视频 李子逸
值班编辑:侯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