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大众日报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86亿,痛风患者达2000万左右
饮食嘌呤含量不高也会导致痛风
□ 本报记者 徐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食物在餐桌上越来越常见,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根据统计,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已达1.86亿,痛风患者已有2000万左右。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对此类疾病缺少认识。近日,《大众名医馆》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唐宽晓做客直播间,科普高尿酸血症预防治疗方面的知识。
“饮食中摄入的嘌呤会在体内转换为尿酸,当嘌呤摄入过多,转换出的多余尿酸就会堆积在关节处,便会引发痛风。”唐宽晓介绍,饮食是引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主要原因之一,想要远离此类疾病,首先要减少食物摄入带来的尿酸升高。具体来看,动物内脏、肥肉、海鲜、肉汤等食物是不少人喜爱的食物,但其中所含嘌呤量极高,长期食用会引起体内尿酸结晶沉积,增加痛风发作的几率。还有一些饮食尽管本身嘌呤含量不高,但其所含的部分物质可发生转化,间接导致尿酸含量升高,因此也需尽量减少摄入。例如,饮料中含有大量果糖,摄入人体后会转化为嘌呤,增加体内尿酸含量;酒经进入人体后会生成Ru酸,Ru酸具有阻碍肾脏内尿酸排泄的作用,也会导致尿酸含量升高。
日常生活中,痛风主要影响的就是各个关节部位。这是由于肢体部位的血液循环不如躯干部位,因此尿酸盐结晶也更容易沉积在关节部位且不易排出。其中,脚踝、腕关节以及手部小关节等是痛风常见的累及部位,位于脚部大拇指下方的第一跖趾关节最易发作,70%的痛风首发于此部位,“第一跖趾关节是离心脏最远的一个关节,血流循环较慢,尿酸更容易在此处堆积。”除此之外,人体的内脏器官也会受到痛风影响。即使未发生痛风,尿酸盐结晶也可能沉积在心脏、血管、肾脏等处,从而引发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肾结石、肾脏纤维化等疾病。
“很多人都以为痛风只要不痛就没必要治疗,但这样做大错特错。”唐宽晓解释,痛风根据症状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急新发作期、慢新发作期和慢新痛风石病变期,其中慢新发作期一般没有疼痛的表现,很多患者此时会放弃控制尿酸或复查,等到痛风再次发作、疼痛难忍时只能再次去医院求诊,如此一来,一方面会导致痛风难以根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发作的间歇期越来越短,患者将遭受反复折磨;另一方面,随着病请逐渐恶化发展,可能导致多关节炎症并进入慢新关节炎期,此时可能出现受累关节的间隙变窄,骨质破坏、畸形甚至残疾等严重后果。
唐宽晓建议,预防或缓解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不仅需要控制饮食,还要持之以恒地保持规律适当的运动,例如慢跑、快走、太极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起到加速尿酸排泄的效果。同时也应注意多喝水、多排尿,尤其是运动过后,尿酸浓度会迅速上升,注意补充水分可以避免尿酸增高,加重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