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胳膊没有受到牵拉,却因为宝宝自身活动而造成的桡骨小头半TUO位,多数是宝宝玩耍时胳膊“别了一下”,同时还伴有“嘎巴”样的弹响的声音。
桡骨小头半TUO位后宝宝会有哪些表现呢?
当宝宝发生牵拉肘后,通常会哭闹不止,TUO位一侧的胳膊拒绝活动或者按压;一般肘关节会有轻微的屈曲或者伸展,前臂会向内侧旋转。
轻触宝宝桡骨头的外侧,因为会有明显的压痛,宝宝会哭闹加重。如果出现上述请况,可以判定宝宝发生了牵拉肘。
发生牵拉肘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尽量到最近的医院就诊,求助于医生。常用的复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草作,在初次发生牵拉肘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帮助宝宝复位。
以右侧肘关节为例:复位时面对宝宝,右手托起并握住宝宝的前臂,将肘关节屈曲约 90°,左手掌拖住肘的内侧,大拇指按在桡骨小头的位置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右手突然用力“过度旋前”旋转宝宝的前臂,这时通常按压在桡骨小头的大拇指会有明显的弹跳感,这表示桡骨小头已经复位。随后宝宝就可以自由的活动,并能屈伸肘关节。
如果一次复位不成功,不建议家长帮宝宝再次复位,应到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
复位后,一般可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 3~5 天,减少活动,以防止造成习惯新TUO位。对于经常复发的习惯新TUO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避免牵拉患侧肢体。对于宝宝比较严重的习惯新TUO位,在手法复位后,可用上肢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 90° 位置,前臂稳定 7~10 天。
宝宝长大了就不容易出现牵拉肘了吧?
一般到 5~6 岁就极少发生了。因此,在给 5 岁以前的宝宝牵手、TUO上衣时,一定避免用力牵拉宝宝的前臂。
如果宝宝比较活跃,可以扶着宝宝的腰部等部位行走等,既可以防止宝宝跌倒,又可以有效避免发生牵拉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