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蒿这一治沙功勋,与很多曾饱受“沙尘暴折磨”的老榆林人一样,王立荣的感请复杂。
“榆林是咱陕西首个尝试飞播治沙的地区,1958年开始到1968年是初步试验阶段,陕西先后在榆林县(今榆阳区)西沙和东沙进行了沙蒿、柠条、草木犀飞播治沙造林的首次试验。相关技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逐步完善,1974年,榆林沙区连续实施8年飞播试验,解决植物种、播种期选择等问题,其中沙蒿就是被选定的治沙物种。”王立荣说,“但即使沙蒿也分几种。”
据他介绍,白沙蒿、黑沙蒿都是沙蒿,其中黑沙蒿是榆林固有的乡土植物种。
“当时选定的‘沙蒿’主要是‘白沙蒿’,它种子轻但适应能力强,被沙埋没后,可依靠表皮包裹的多糖物质吸水,形成胶状水泡,将沙粒粘住外还让自身发芽,喜生长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上,当流动沙丘被固定后,白沙蒿则逐渐衰亡,为本地原有物种黑沙蒿所代替。目前榆沙地区分布的主要是黑沙蒿。”王立荣说。
据陕西省林科院副院长、陕西榆林MAO乌素沙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石长春的研究,相比沙蒿,黄花蒿的花粉量更大,更容易引发过敏新鼻炎。
王立荣还说,通过飞播,榆林860万亩流沙全部变为固定和半固定沙地。
“2015年起,榆林已不再实施飞播治沙作业。原因是榆林已没有成片的适合飞播治沙的沙地了,整个沙区的植被覆盖度达到了60%左右,这就是这些年飞播的功劳。由于飞播的花棒、踏榔、羊柴等灌木植物大部分生命周期结束,枯枝落叶分解后,为沙蒿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沙区的沙蒿数量越来越多。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显示,榆林的沙蒿面积达328.5万亩。”
但对老一辈榆林人来说,沙蒿是他们心中一辈子感机的治沙功臣。“我没得鼻炎,但我知道没有蒿,我们还得吃沙!”70岁的老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