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世界心脏日
好好守护一颗“心”
(严数时 制图)
陈勋善主任在为患者做身体检查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日夜不停地为全身器官、细胞输送血液,通过自身的收缩和舒张,形成血液循环,为机体运行提供能量。心脏每一次正常跳动,让我们得以健康地活着。
今年的9月29日,是第22个世界心脏日。今天,我们特地邀请了南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陈勋善主任医师,为大家聊聊护“心”这些事。
重视身体发出的警报
今年6月2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21》(下文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5例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推算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
“在日常门诊中,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陈勋善说,尤其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人群,一旦步入老年,更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许多“四高”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后,逐渐成为慢新病,需要长期随访治疗。
结合门诊诊疗经验,陈勋善告诉记者,让他感触最深的还是疾病谱的提前,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尤其是四十岁至五十岁的人群,这部分人群在家庭和工作中都处于“主心骨”的角SE,但是这类人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却越来越多,大部分患者在疾病发生前对身体的警示视而不见或是没有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导致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即脑卒中)、猝死等结局的发生,令人痛心。
“头晕、头胀、失眠、心慌、胸闷、心绞痛、疲乏、体重明显变化,这些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陈勋善说,当身体出现这些表现时,很多人会忽视,觉得休息一下就好,但此时不及时到医院检查、体检,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他建议,日常已经有上述症状的人群应该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血生化等常规检查,找到专业的医生就诊咨询,其次,应该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识,最后,应调整好日常的生活起居和心理状态,做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