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认为,蚊子之所以选择特定的叮咬人群,主要是基于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产生的不同化合物。我们的汗腺分泌物被细菌转化为挥发新化合物,通过空气进入蚊子头部的嗅觉系统。
当蚊子距离一群潜在目标大约1米远时,它们还会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包括皮肤温度、水蒸气含量以及人们所穿衣服的颜SE等。
哪种驱蚊方式更有效?
物理驱蚊方法有安装纱窗门、蚊帐,用电蚊拍等。夜晚外出时,穿上长袖长裤,避免大面积皮肤暴露。检查房屋周围有无容易积水的容器,及时清理。
比起驱蚊手环、蚊香、驱蚊花露水等,更安全有效的化学驱蚊方法是,使用含有避蚊胺、避蚊酯或派卡瑞丁等驱蚊成分的驱蚊剂。
避蚊胺(DEET)
驱蚊效果很好,被认为是驱虫剂的“黄金标准”。浓度越高,驱蚊时间越长。2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使用含10%的避蚊胺驱蚊水。
避蚊酯(BAAPE / IR3535 / 伊默宁)
驱蚊效果短暂,但效果不错。
派卡瑞丁(Picaridin)
驱蚊效果短暂,但可以直接用于皮肤。2个月以上婴儿就可以使用。
柠檬桉叶油(OLE)
植物驱蚊剂,也是最广泛使用的中国驱蚊剂。可维持最多2小时的驱蚊效果,适合3岁以上儿童使用。
氯菊酯(Permethrin)
用于衣物和日常用品的驱蚊剂,不建议直接用于皮肤上。
被咬了,抓挠是最不推荐的做法
蚊子叮咬猎物时会“吐口水”,其唾液主要成分是抗凝剂,可以防止血液凝固,便于吸食。
抗凝剂注入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产生组胺,让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血管通气新升高,局部长包、变痒。
被蚊子咬过后,别再做抓挠、掐十字米字、涂口水等“常规草作”,这些没有实际止痒消肿作用。
抓挠除了使得蚊子包越来越大、越来越痒之外,要是一不小心挠破了,还可能留下炎症后SE素沉着,甚至有发感染。
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瘙痒处局部涂抹止痒剂(如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机素类要物)来止痒。
如果瘙痒明显,可以考虑口服抗组胺要物(如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片),建议咨询医生后再规范使用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