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在船上生活,到上岸定居,这个过程您适应吗?”实践支队成员张泽蔚问。
“上岸那会,渔船渔具就地销毁。船是我们生活了几十年的家,看到家成这样,我哭了,心里空落落的。”上岸之后,家里水电器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外看电影、跳广场舞、打牌下棋,巨大的变化将陈桂琴心里的空渐渐填满。
“每个月社保发放1280元,在村里农家乐打工收入3000多元,老头子和我一样,现在吃穿不愁,已经很满足了。”对于未来,陈桂琴最大的心愿是孙子将来考上大学,“我们这辈子没文化,就希望孙子有出息。”
“送您一枚清华大学的校徽,希望您的孙子将来考上清华,成为我们的校友。”接过王景雯的礼物,陈桂琴连声道谢。
中片组288号住户胡前圣,是入户调查的第二家。同是最后一批上岸定居的渔民,感慨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同时,最欣喜的是两个外孙女的学习条件越来越好。“我的大外孙女在镇上读初二,小外孙女上幼儿园大班,希望她们以后能像你们一样优秀。”胡前圣接过清华大学校徽,欢声笑语溢满客厅。
“河晏清扬”扬州实践支队18名成员均不是江苏人,来到沿湖村之前,大家的认知停留资料收集上:村内从无一亩整块土地,到用了近10年时间整理可用土地近600亩,渔民上岸定居工程2020年底全部完成;利用本村特SE文化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渔民人均收入突破3万元;全面实施“退养还湖”,退养邵伯湖水产养殖面积1.3万亩,迈出了传统渔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稳健步伐……
一场入户调查,让清华的学子感触深刻。
“在我们的印象中,江苏是发达富裕的经济强省,没想到十年前竟然还有生活贫困的渔民,更没想到短短十年,渔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景雯说,沿湖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结合才有了渔民们的新生活,今天的入户调查活动,对于大学生们深入基层、了解社请民意,感知“乡村振兴战略”给经济社会发展究竟带来什么变化帮助极大。
“一项政策在基层执行过程中,有哪些成就、还需如何改进,实地调研对我们提升专业知识、塑造价值观念、完善丰满人格都大有裨益,也提示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和思考,而不是在象牙塔中飘飘然。”
实习生 钱梦迪 记者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