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业 | 长发 | 娱乐 | 健康 | 美妆 | 婚嫁 | 着装 | 手工 |
当前位置:中国美业 > 健康 > 保健 >
尖山村“四个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更新时间:2023-02-11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

在巩固拓展TUO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进程中,隆阳区辛街乡尖山村坚持物质文明和经神文明协调发展、同时发力,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由人居环境“后进村”向“示范村”的华丽蜕变。现在村寨干净整洁有序,群众生态环境与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画卷正在这里形成。

聚焦素质提升,培树文明新风。尖山村“聚力文明实践,约出文明新风”,坚持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以村规民约“三字经”为抓手,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一是开展好3个活动。组织老干部、老党员、乡贤进课堂,分类分批次面向广大党员群众,用方言、用大家听得懂的话广泛开展村规民约“三字经”宣传活动;党员干部开展“升国旗仪式暨村规民约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价值。同时,通过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学校将村规民约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促进家庭成员文明意识的提升。二是用好1支队伍。尖山村女子志愿服务调解队积极发挥其宣传员作用,将村规民约“三字经”编成快板,利用群众茶余饭后休息时间在公共场所组织开展快板宣传,在娱民的同时向村民普及村规民约。同时,发挥其监督员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对群众的落实请况进行监督,及时纠正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不文明行为。

聚焦村容整治,绿化美化村庄。2022年,尖山村全面开展“三建四美”绿化美化村庄行动,即:建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美村庄旁、美道路旁、美住宅旁、美庭院,因地制宜打造“一户一品”“一处一景”“一景一韵”。村委会利用村庄内、道路两侧的闲置土地修建花坛,种植花卉、绿植、果树等,达到绿化美化村庄的效果。同时,村干部积极开展入户工作,动员群众见缝擦绿,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及农户庭院空闲地块,根据家庭的需求将空闲地块规整出来,修建小花园、小菜地或小果园,在绿化美化房前屋后和庭院的同时,满足群众需求。村庄视觉空间、公共场地等闲置区域环境美化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村道路两侧花坛修建共计800余平方米,道路绿植达5000米,发放果树苗达5000余棵。

聚焦基础支撑,完善功能设施。咬定目标,真抓实干,近年来,尖山村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文化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大幅提升。截至2022年底,硬化全村入户道路及村组道路约21公里,并完成95%农户庭院硬化;修建垃圾池21座,修建公共厕所3座,覆盖率达100%;实施户厕改造389个,覆盖率达90%以上。2022年,架设路灯共计273座,实现村组道路全覆盖。同时,为整体推进文化娱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战略,建成1个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和1条文化长廊,致力提升群众“文化形象”,进一步引导和推动群众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文化自信。

聚焦攻坚任务,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村“两委”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地区基础条件,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农业污染防治,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针对生活污水治理,结合生态文明示范家庭创建、院内“四水同收”和污水管网建设等工作,将院内“四水”统一收集处理。截至目前,全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家庭268户,“四水同收”完成331户,占比90%;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村委会强化环卫网格化和经细化管理,推行定岗、定人、定责、定路段、定奖惩的“五定”管理模式,村庄道路清扫保洁率保持在100%;针对农业污染防治,尖山村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SE发展之路,着力抓好“三减六增”,推进绿SE种养循环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卫生圈舍改造等措施,积极推进绿SE种养循环、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程向雷

  • 上一篇:组图:沃野千里备耕忙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键词:尖,山村,“,四个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乡村,
    >>>
    >>>
    频道热点
    生活
    预防
    保健
    科普
  • 8000家咖啡馆创造“全球第一”,上海的咖啡文化为什么吸引人?
  • “咖啡之城”的味道,以及M恋
  • 鎰熸煋浜咹PV灏变竴瀹氫細寰楀棰堢檶鍚楋紵
  • 闊╁浗婕斿憳鍒樹簹浠佹秹瀚屽惛姣掞紵寮備笝閰氬張鏄粈涔堬紵
  • 介绍杨梅的功效与作用
  • 权威访谈|对话李侗曾:“过峰”后的新局面及自我防护
  • 春季皮肤易过敏瘙痒,怎么办?微生态免疫调节改变皮肤微生态
  • 绉戝瀹跺璇濄€婁笁浣撱€嬪婕旓紝鎻涓変綋浜虹殑褰㈣薄
  • 网站地图 | 长发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2012648158@qq.com
    管理员QQ:2012648158 赣ICP备180149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