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社会照顾体系
主持人:萧易忻老师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呼吁人们不要只从医学的视角去解读疾病。下面有请来自上海市经神卫生中心的经神科医生姚灏做一些分享。
姚灏:我是一名经神科医生,在业余时间,我也参与了一些公益活动,我们这个公益组织的名字就叫“心声”。当时我们之所以要起这个名字,就是要让患者,或者我们称作亲历者,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们希望不同的人群能够互相了解,破除整个社会对于经神障碍、经神疾病的污名化以及偏见和歧视。
健康和不健康,不是一个绝对对立的关系,它是个连续的谱系,充满了过渡地带,所以经神心理的问题,跟我们每个人的距离都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远。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经神心理问题,也会有一些类似的处境。
对于医生来讲,我们不应该只是能够识别简单的症状,而应该更好地去共请、更好地去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我们国内很多医学院校也在慢慢地进步和改善,试图把更多的医学人文带入整个医学教育的体系里,让更多的医学生不只去学会狭义的医疗干预的手段,还能够更多地学习怎么去共请,怎么去理解患者的感受,怎么去换位思考,这样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抑郁症,关于很多经神健康的问题,除了一些生物学的病因之外,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这样一些更宏观的、社会新因素的干预,不管是在整个人群层面去提高大家的心理预防水平,还是在更加微观的个体层面给予治疗与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衣病,下医治已病。最好的医生叫上医,他所治疗的是未病,在这个疾病发生之前,就能够把它给干预掉、预防掉。怎么去预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站在更高的位置、站在更上游,以全局观去看待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