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澜沧县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现代农业项目——
科技助农又兴农 拉祜山乡增收快
春节刚过,拉祜族妇女杨会玲就来到村里的蓝莓基地务工。这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镇去年引进的产业项目,2000多亩蓝莓全部采用水肥一体的大棚设施农业模式,种植第一年就实现挂果采摘,春节前售价高达每公斤300元,亩产值超过10万元。
“第一个月练采摘技术,公司给保底工资3000元。现在熟练了,可以拿计件工资,一天下来收入150元应该没问题。”杨会玲说,蓝莓采摘需要大量用工,现在自己一年有半年时间在蓝莓基地务工,单这一项就能收入2万多元,再管护好家里的田地、搞好特SE养殖,收入更多了。
澜沧县紧紧抓住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机遇,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开发现代农业项目。林下三七、数字蓝莓、菌草产业等新产业落地结果,茶叶、甘蔗、畜牧等老产业提质增效,“科技+产业”支撑TUO贫人口持续增收。202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17亿元,全县TUO贫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的11624元增加到14682元。
一个团队
“农民院士”带来致富希望
在澜沧县的村村寨寨和产业基地,总能见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团队的身影。调研发展路径,破解产业难题,培训农民技能,从2015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县以来,帮扶团队充分发挥人才科技优势,为澜沧县量身定制发展产业。
朱有勇院士长期住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在村里建起了产业示范基地,帮助农民用冬闲田种上冬季马铃薯,推广林下中要材种植,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努力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好收成。
“过去从没想过种马铃薯也能增收。我参加了朱院士开办的冬季马铃薯种植培训班后,家里的冬闲田从此成了增收田。”蒿枝坝二组的拉祜族村民刘石保十分感慨,去年种了3亩,收入将近2万元,今年种植面积增加到了5亩,再过两个月就能开挖销售,有望带来3万多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