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菌草养牛示范区域,菌草除了作为肉牛饲草外,牛舍里还用菌草和锯末混合发酵做成牛床,菌草内的微生物能有效抑制病菌、分解牛粪,病菌少了,牛舍也不臭了;在果蔬智能栽培种植区域,实现水、肥、菌一体化无土栽培,6个品种的果蔬在菌草基质栽培篮里已经开始挂果,以种植番茄为例,预计亩产可达10吨。通过菌草循环综合开发利用,实现了“农业不缺肥,养殖无污染”。
目前,澜沧已先后引进中林中福、云天化、蓝百旺等农业龙头企业23家,培育农业市场主体7187户,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8户(亿元以上3户)。全县2.66万户9.75万TUO贫人口与243个合作社,243个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实现“双绑”,“双绑”覆盖率达97.2%。有效破解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经营分散、抗市场风险能力低等困扰,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带入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带动农民发展产业、促进就业、增收致富。
拓宽渠道
增收路子越走越稳
在东回镇班利村思茅松林下,拉祜族群众龚建文正在收捡飘落的松针,一层层铺在垄墒上,然后拔草、浇水,经心呵护着林下的“宝贝”。
“这一垄一垄的土里种的是三七,春节前刚剪了苗,再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出苗。这些三七都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要种植的有机三七,产值较高。”龚建文和周边村民一道管理的这片林下三七地共有100亩,是深圳田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一年多前种下的,预计今年12月可以开挖。近年来,公司在澜沧累计种植林下三七1095亩,实现有机三七产量40吨、综合产值1.2亿元。
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是朱有勇院士团队科技成果,按照朱有勇院士团队制定的《林下中要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朱有勇将自己的技术成果无偿提供给企业和个人使用,种植企业将按照销售利润的15%返利村集体,分给当地村民;企业在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优先聘用当地农户,使农户获得稳定的林地租金、务工收入。
目前,澜沧县累计种植林下三七1.21万亩,有机三七产量348吨、产值6.96亿元,覆盖10个乡(镇)15个村委会,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机励奖励等方式,带动农户2889户10400人,实现户均增收2.5万元。
澜沧县构建农民收入保障机制,系紧联农带农纽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联农带农联得实、联得紧、联得长、联得牢。采取订单收购、就业务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方式,引导带动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大循环,获得保底收益、参与分红和增加工资收入,实现帮扶从资金到资本或资产的转变,推动TUO贫人口多种渠道增收。
本报记者 沈浩 胡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