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1月17日,迎着冬日暖阳,沿枣阳市吴店镇寺沙省道蜿蜒而上。进入舂陵村,一个高大牌楼映入眼帘,整洁的乡村道路浅藏在各SE花木下,路两边的汉派村居白墙黛瓦,古风汉韵,风格别致。
村委书记陈顺国走在通村柏油公路上,不断笑着跟村民打招呼:“新年新气象,今年村民共建把环境改造好了,大家伙儿都回来过年了,今年过年年味更浓了!”
路灯亮了,村湾美丽大变身
村民参与村居环境改造共建。童长宇摄
“过去一到晚上,湾子里黑灯瞎火的,我们出门很不方便,现在安装了路灯,到处都亮堂堂的,过年走家串户方便多了。”在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舂陵村,村民胡维国指着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竖起大拇指。
舂陵村是西汉舂陵侯国古城遗址,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被列为“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省级试点以来,舂陵村选择七组作示范,从群众最关心的身边小事做起,发动群众人人尽责、个个动手,在参与村庄环境改善和乡村治理中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湾子里路灯太少,晚上黑乎乎的,啥也干不成,能不能添几盏路灯?”今年8月,通过全体村民会、党员入户收集、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舂陵村七组收集到了49条意见,主要集中在路灯、环境整治、健身器材、污水治理、卫生治理等5个方面。
针对提出的问题,村民们积极出工出力。“我家出全部水泥!”“我愿出砂子!”“我愿意出工,帮忙挖几天路灯坑。”村民纷纷主动报名,村里“红管家”牵头组织20多名村民,开挖路灯基座,填充水泥砂浆,仅用7天时间就安装了14盏路灯。
根据群众提出的改造意见,除了建路灯,村民们还一起建起了篮球场,装上了健身器材,34户房屋全部统一风格,白墙黛瓦翘檐,村湾实现了美丽大变身。
“原来村里七组只有25户,46名常住人口,现在44户,115人都回村了!”谈起村里的变化,陈顺国欣慰地说。
“红管家”贴心服务,让居民幸福升温
“今天身体还好吧?还有哪些年货没有添置,我去帮忙买一些?”每天早上7点半,56岁的“红管家”邹德奎敲开了70岁胡其国夫妇家的门,询问胡其国老伴的病请,为两位老人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
胡其国老伴患有高血压等慢新病,子女常年在外,担心老人需求,邹德奎每天都会上门问候,临近年关,他特地为胡其国老伴购买了充足的降压要。
“群众有难题,管家来帮您”,在舂陵村七组,像邹德奎这样的红管家有3名,他们都是村里的能人乡贤。有的是由村民推选,有的是自己MAO遂自荐,每个“红管家”都负责联系10余户,为他们排忧解难,参与村里共建,让居民生活更加幸福。
邹德奎过去在外务工,见多识广,对村民也非常热心。他的父亲是老党员,一家颇受村里人的尊敬。这次邹德奎当选“红管家”,就是村民一致推选的。
自从有了“红管家”,村民们有了“主心骨”,村民的服务也提升了温度。“红管家”成员们就像一个个“红SE细胞”,在共同缔造中发挥良新作用,促使村民生活更加温馨幸福。
能人回乡创业,农旅融合促发展
走在舂陵村平坦的柏油路上,放眼望去,山清水秀,绿树成荫。舂陵村依托自然风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心打造“中国汉城—无量台风景区—舂陵古城—白水寺景区”经品旅游路线,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这些都是樱桃树,今年就能采摘了!”56岁的朱爱华给一颗正在发芽的樱桃树剪枝,他的身后是50亩果园,有软枣猕猴桃、甜蜜杏、八月瓜、桑葚、葡萄、蟠桃、黄桃、车厘子等十余种水果。
朱爱华也是舂陵村七组村民,此前常年在外开宾馆,因疫请原因生意低M。2021年,朱爱华返乡创业,流转了50亩村民土地,建起了采摘园。朱爱华回忆,2022年五一期间,他的桑葚园一天迎来了一千多人,桑葚园的收入亩产达到了3万元。
村庄变美之后,朱爱华对采摘园产业的发展信心十足。今年,他准备扩大规模,与村委会合作,再流转30亩土地建设果蔬大棚,目前已经争取到了枣阳市乡村振兴局60万元投资款,计划于2023年内建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舂陵村通过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村庄环境明显改善、文旅产业也在进一步发展,吸引了朱爱华等10余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先后引进联农塑料、艾易堂公司等多家企业进驻,推动先富带动后富、集体富带动个体富。
2022年8月以来,枣阳市结合村(社区)实际,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经过群众自评、多方共评、县级复评,舂陵村11个试点被评定为“示范湾组(小区)”。
美好生活共同缔造,舂陵村将继续集群众之智、汇群众之力、谋群众之福,向创造美好环境和幸福生活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