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冬日里,郎溪县十字镇老戴鱼苗基地负责人戴涛,每日总要提着鱼食来到他的鱼塘边。“天气变冷了,鱼习惯在水底藏着,别看水面平静,一投食就上来了。”戴涛边说边用塑料瓢敲着盆底,咣当咣当几声响,随后一瓢鱼食撒入鱼塘,鱼儿浮出水面聚拢吃食,溅起层层水花。
今年41岁的戴涛是十字镇李村村民,曾长期在外跑销售。2020年,他遭遇事业瓶颈期,决定转型发展,回乡创业。
“如今的农村水利设施修得好,空闲水面适合发展淡水鱼养殖。这两年,我开始养鱼苗,其余时间跑市场、学技术。”戴涛告诉记者,目前,他的基地有40亩水面,养了青鱼、鲑鱼、草鱼等品种的鱼苗,“现在物流业快速发展让运输更加便利了,也让我的鱼苗‘游’向全国各地。”
“我家的鱼苗销路不愁,今年从6月开始出售,目前收益达到十几万元。”戴涛指着正在打包的鱼苗说。
小鱼苗搅动了“一池春水”。不少村民选择在戴涛的鱼苗基地务工,促进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在戴涛的鱼苗基地里务工,每人每天能挣180元。这里需要用工时我就过来,时间很灵活,务工顾家两不误。”正在鱼苗基地负责打包的村民杨世玉说。
如今,在戴涛的示范带动下,村民开始利用自家空闲水面发展渔业养殖。
“我计划前两年主要开发鱼苗,以后将着力培育和养殖成鱼,把乡亲们养殖的鱼卖到全国各地,带动他们增产增收。”谈及未来发展,戴涛信心满满。
“李村逐渐形成了‘鱼苗’特SE产业,戴涛带了个好头,他为发展‘一村一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十字镇副镇长裴辉说。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该镇用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积极打造“一村一品”,引导扶持全镇各村(社区)培育特SE产业,同时抓好科技强农工作,加强科技特派员的选派,提高农业发展效益,给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好“钱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