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夏,记者两次到访位于什字镇千亩冬小麦绿SE高质高效示范生产基地。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夏收这片示范区交上了亩产448.72公斤的优异成绩,为全县的“十七连丰”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来,在马建科的主导下,依托建立的示范基地,灵台县全面落实全程共建共管共享措施,不断推进良种良法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新型主体培育与基地创建紧密结合,先后建成万亩示范基地2处5万多亩,千亩核心示范区12处3万多亩。同时,创新推广“高茬收割+秸秆翻压还田、机械深松耕+复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选用良种+要剂拌种、一喷三防+统防统治、规范化机械条播+宽幅匀播”六大集成技术120万亩次,直接增产粮食560多万公斤,大大提升了科技助农的集成效应。
通过马建科等农技人员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灵台县先后成功打造了10万亩国家级绿SE标准化原料(冬小麦)生产基地、10万亩陇东优质良种繁育基地,20万亩省级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30万亩区域粮食功能区展示基地,走出了一条政府推动、群众参与、主体扶持、技术示范的旱作农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做良种繁育的引领者
良种是作物增产的首要因素。有着26年农业科技推广经历的马建科,始终把目光聚焦在灵台县小麦产业链良种“芯片”工程的培育上。
“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工作的放大和延续,再好的品种没有推广覆盖面和实际应用率,实现成果转化,就难以体现良种的根本价值。”马建科告诉记者,相较于普通大田推广种植的品种,作为种子进行繁育的良种,其质量标准更高,草作更加规范,要在繁育推广过程中严防品种混杂、退化、保持良种的纯度和优势以及丰产新能。
为了从源头上保障种子质量和生产安全,他积极引导建立良种繁供体系,通过与产学研推单位联姻共建、资源共享,形成了“推广部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紧紧抓住引试、繁育、推广、销售四大关键环节,全力促进良种基地与生产基地同步共建。2019年以来,灵台县相继在7个资源丰富、群众科技认识好的乡镇建立了12处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总规模达2.3万亩,年均繁育小麦良种200多万公斤,有力保障了本地及周边县区20万亩小麦的生产用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