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是柞水人,在柞水长大,后来因为户籍问题,举家搬迁到山阳,我才成为有户有籍的山阳人。虽然不在柞水生活了,但对柞水的糍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请。
小时候家里穷,母亲没有挣钱的门路,只好在街道上,学人开起糍粑小摊,做了一段时间,生意就火了起来。母亲做的糍粑,不但碗大量多,口味绝佳,配的酸菜和辣子油更是一绝。因为母亲的疼爱和家有糍粑摊的福气,我从四岁开始,每天要吃一碗糍粑,一吃就是三四年。
儿时在街头,常能听见背着长长的竹筒乐器的艺人打渔鼓筒子,挨家挨户唱:“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要吃调和饭,洋芋来砸烂……”万青和九间房是柞水的两个乡,处在秦岭山下,是高寒山区,小麦和玉米产量低,只有洋芋可以存活。地里洋芋多得吃不完,就做成糍粑,在那个极端贫穷的年代,糍粑成为当地穷人待客最好的美食。
洋芋糍粑好不好吃就取决于洋芋的蛋白含量,蛋白含量越高,洋芋糍粑越黏,且省力好打。我那时住在柞水下梁镇,距离九间房不是很远,母亲每次去购买洋芋,都要起得很早很早,翻山越岭,两个时辰就到了,母亲和父亲一路用架子车拉回。有时候父亲有事,我也莫黑陪母亲去,莫了几次就对九间房和万青两个地方轻车熟路了。
做洋芋糍粑要有耐心。先是给洋芋去皮,我和母亲、姐姐一天一晚要刮好几盆,然后抬到河边冲洗。洗净的洋芋,放在锅里焖。焖洋芋也有技巧,添水要恰到好处,水多了糍粑稀,没筋丝,水少了又会把洋芋烧糊。添好水后,用木锅盖盖上,再用旧抹布把锅周围围严实,在灶膛里用大火烧。半小时后,洋芋蒸好了,一揭开锅盖,满屋都是蒸汽和洋芋的香味,还有泥土的香味。蒸熟了,放在大案板上冷却,就等打糍粑了。
打糍粑前,母亲要准备好配料,她把早已腌制好的酸菜捞出来,切碎,在锅里放上油,放上红辣椒,炒好后加水烧开,放些葱花与香菜。然后把花椒和大蒜放在石臼里捣碎,盛在碗里,我和父亲才开始打糍粑。
打糍粑,是在一个大的像锅一样的石头窝里。先把洋芋一个一个地用糍粑槌全部捣碎,然后用力按着揉搓,等揉搓得有了黏新,成为一团了,就可以慢慢地用力打了。打糍粑要有节奏,挨着打,不能有漏掉的地方,这样才能打得匀打得柔,等整团的糍粑开始鼓起小气泡,就说明打好了。下来就是起窝子,先用糍粑槌一打,把石板上的糍粑带起来,赶紧在下面淋上水,放下糍粑,又在周围的地方同样草作,到最后猛打木槌子下去,整团的糍粑连槌一起提起来,赶紧用搪瓷盆一接,糍粑就在盆里了。刚打出来的糍粑,夏秋最好是吃冷的,冬春吃热的,糍粑可以像米面一样成为四季主食。
自定居山阳后,就没有机会吃正宗的糍粑了,尽管有时候我会缠着母亲用山阳的洋芋做几顿,但往往不尽如人意。糍粑这玩意儿太娇气,不好贮藏,天一热就发了,不好吃。搁的时间大了,就会变硬,也不好吃。加上自己家里也没有窝酸菜,吃起来总觉得没有柞水的糍粑那么香,那么安逸,这或许是我移居山阳之后,最大的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