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社
秋意浓,丰收至。
清亮的阳光洒在王金庄四周山坡上,玉米、谷子、高粱已渐次成熟,层层梯田有如条条“金带”,缠于山腰之间,空气中散发着庄稼和瓜果成熟的气息。
地处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核心地带的王金庄,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收获季节。
9月22日,王林定扛着粮食下山。新华社记者范世辉 摄
62岁的村民王林定和妻子正忙着在东坡梯田里采摘豆角。
“今年是旱了点,但收成还可以,像这玉米地里套种的豆角,能采摘好几茬。”干起活来,王林定手脚很麻利。
一旁的妻子擦话说,花椒长得也不赖,她一个人足足摘了两个多月,晒了300多斤哩。
时近晌午,原本寂静的山间热闹起来。
一头头小MAO驴驮着装袋的玉米、谷子从山上下来,村民们肩扛手拎,收获满满。72岁的村民王书廷乐滋滋地骑在驴背上,慢悠悠地行走在山间小路上。
9月22日,王书廷骑着MAO驴在山路上行走。新华社记者范世辉 摄
王林定扛起满满的一袋豆角,踩着杂草丛生的碎石路往山脚下走。
“过去这活儿都是家里的‘小灰’来干。”王林定说,“小灰”是和他朝夕相伴了14年的MAO驴,2014年病死了。
“在我们这儿,种地离不开MAO驴,耕地、运粮、积肥,都得靠驴。MAO驴既是帮手,也是伙计。冬至那天,我们还要给MAO驴过生日呢。”王林定说,“小灰”死后,他哭了好几次。
农民们在地里忙着收获,网红“农村阿凯”则在田间忙着做直播:“这块地种的是我们太行梯田的红谷,煮出来的饭软糯香甜……”
“农村阿凯”原名刘志凯,过去一直在外务工,2014年回乡做起了自媒体,向外界展示家乡的梯田和村民们的生活。“网友们很喜欢大山和梯田,对村民们朴实的生活很好奇。”
今年5月20日,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列入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负责管理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刘志凯说,祖祖辈辈留下的梯田,走出中国走向世界,这让他很自豪,创业也更有底气。
刘志凯在网上推销的红谷和王林定地里种的“老来白”,都是当地传承下来的谷子品种。在王金庄村口的“种子银行”陈列室里,类似的老种子已收集到171种,涵盖26科57属77种植物,是梯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2日拍摄的河北省涉县王金庄梯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邹尚伯 摄
“‘种子银行’的老品种,代表并传承了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新。”从事梯田保护传承工作十余年的农业专家贺献林说,这是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
这两天,58岁的贺献林忙着去梯田里观察记录老品种的生长请况,通过鉴定收获后的种子,去更新“种子银行”的品种。
又是一个丰收年。对贺献林他们来说,要忙的事请还有很多:培育特SE农产品,选育优良新品种,还要挖掘梯田文化、开发研学旅游……
“我们要保护好梯田系统,进一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贺献林说。(记者陈忠华、范世辉、岳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