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8月上旬,是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最美季节。层层叠叠的绿树、草地,从山底直铺山顶,各SE花儿迎风摇曳,游客徜徉其中。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山林、蓝天、游客,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松身心,融入自然。
据该县县委书记刘洋介绍,为了将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落到实处,地处河北最北端的围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弘扬塞罕坝经神,加大力度开展全域生态环境建设。“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绿化造林95.45万亩、退化草地治理19.8万亩、湿地保护9852亩、矿山治理恢复3000亩,使得全县森林面积达到816万亩,活立木蓄积3138万立方米,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0.6%和21.8%,形成了塞罕坝、滦河上游、红松洼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塞罕坝、河北木兰围场2个国家森林公园和小滦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御道口牧场草原森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两个4A级景区共存的发展局面。
围场还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要、林菌、林养、苗木、生态旅游等特SE产业,使以林养农,以林促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通过生态环境转换的旅游业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56.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更是实现了稳定增长,连续六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