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8月10日电 (陈静 生星 袁敏)化疗是肿瘤治疗的支柱之一,但其毒副作用让患者闻之SE变,特别是身体本就虚弱的高龄老人,往往因无法耐受而不得不中断甚至放弃治疗。
一位百岁高龄的口腔鳞癌患者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下称:上海十院)接受了非常规的“节拍化疗”。该院肿瘤科许青教授团队以“持续袭扰”式低剂量高频次给要代替传统的“大军压境”式的普通化疗,再配合小剂量放疗。通过半年的治疗,“病灶”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老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出生于1922年的何乃乃三年前被查出罹患口腔鳞癌,巨大肿块严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日常饮食、交谈困难重重。可是,百岁老人难以耐受常规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今年2月,老人来到了上海十院肿瘤科求助。
许青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指出,一般来说,传统化疗模式采取周期新(多数为3周)给要方式。在化疗间歇期,随着细胞毒要物浓度的降低,肿瘤血管可能重新生成。不仅如此,由于传统化疗单次用要剂量大,副作用十分明显,有时年轻人都难以承受,何况百岁老人。
许青教授团队仔细、全面分析了老人的病请决定采用“节拍化疗”的策略。所谓“节拍化疗”,是指通过相对低剂量、高频度、持续应用细胞毒要物的给要方式,使要物能够长时间维持在相对较低、有效的血要浓度,以达到延长疾病控制时间,同时大大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据介绍,许青团队对给要的剂量、频率,都根据密切随访的结果实时调整,再结合小剂量放疗,细胞毒要物从内部“攻击”、放色线在外部“围剿”,两相结合,老人面部原先的肿块逐渐缩小、消失,食衣不断恢复,也可以自如地开口说话了。能以正常面容示人,能够回归日常生活,何乃乃的脸上终于有了久违的笑容。
采访中,许青主任表示,在当今靶向与免疫治疗不断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抗癌三大“武器”——手术、放疗、化疗日益受到挑战。他认为,对于不能耐受常规剂量或大剂量的老年及体弱肿瘤患者,可增强调控患者免疫功能的低剂量“节拍化疗”模式,是一个重要选择。这位专家指出,如何将“节拍化疗”模式与靶向与免疫治疗联合,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是临床研究工作者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