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相忘于江湖
持久战,是相对于速决战而言时间更长久的战争、战役和战斗。
谁是抗战提出“持久战”的第一人,目前还有争议,有蒋百里、蒋氏、陈诚、主席等多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真正让“持久战”落地生根、声名远播的还是主席的《论持久战》。
在古代战争中,虽然没有出现过“持久战”或“拉锯战”这样的字眼,但是有一些著名战争,的确是因为时间跨度大而留名青史。最有代表新的如古罗马、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我国古代秦国统一六国的百余年战争,以及两汉与匈奴之间旷日持久的战争。
但是,“持久战”广泛被世人所知,还是因为全面抗日战争。蒋氏、陈诚、“三个半军事家”之一的蒋百里和主席,都对持久战有所关注和研究,那么谁才是第一个提出“持久战”的人呢?
蒋百里
一、“三个半军事家”之一的蒋百里
有观点认为,最早提出“持久战”思想的是中山先生。
早在辛亥革命初,中山先生在接受德国记者的采访中,表示东北一旦遭受日军侵略,战争就不会在几星期结束,而是会持续几个月甚至好些年。中山先生对中日之战的艰苦新有清醒的判断。
但是,中山先生并没有提出“持久战”这一概念。
最早研究抵抗日军侵略的军事理论家,就是“三阳论”提出者蒋百里。
所谓“三阳论”是指依托洛阳、襄阳和衡阳一线的山川地形,和日军长期相持。而湖南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无湘不成军”,被蒋百里称为“中国的普鲁士”,后来薛岳用“火炉”战法重创日军第11军。
作为“三个半军事家”之一的蒋百里,主要成果就是《国防论》。
但是,这部著作的篇章时间跨度很大、题材内容庞杂,既有国防经济学的内容,也有世界防务趋势,还有近二十年和十五年的国防变化,比如义务兵役制、军事教育等,还提到了《孙子兵法》。
但是,蒋百里先生此书通篇找不到“持久战”三个字,即便有零星思想也是散落其中。
蒋氏在庐山
二、“攘外必先安内”的蒋氏
认为蒋氏第一个提出“持久战”的依据,是蒋氏的日记。
在1932年1月蒋氏的日记中,有只言片语关于抗战的内容,但都很不条理。
1933年4月12日,长城抗战爆发后,蒋氏在演讲中提到对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长期不断抵抗,一线部队被打败,二、三线部队补充;一线阵地被突破,二、三线阵地来抵抗。这样长期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能抵抗三五年,国际上总有新发展,敌人国内也一定有新变化。
1935年春夏之交,蒋氏视察川、滇、黔、陕后,参照蒋百里的“三阳论”,把国内抗日阵线划分为四大战线:其中东部和南部为以线和二线,而川、黔、陕为核心,甘、滇为后方。
这样一来,就把和日军的战斗纳入了长远的规划,步步为营节节抵抗。
1938年2月,蒋氏在武昌提出:以时间来固守空间,以空间来延长时间,通过消耗敌人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应该说,作为当时的军事首脑,蒋氏还是有一定的战略眼光,发言中有“持久战”的思想也不足为奇。但是,无论是蒋氏还是陈诚,他们的“持久战”思维还停留在“纯军事论”的阶段。
陈诚
三、“小委员长”陈诚
认为陈诚第一个提出“持久战”的观点,依据主要是三篇文章。
1937年11月14日,正是淞沪会战结束之后的第三天,战时生活社把陈诚、郭沫若、洛甫、史良等人的文章集结成册,冠名为《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其中,陈诚署名的文章共有3篇:《持久战应有的认识》《持久抗战的几个重要点》和《持久抗战的战局谈》。
作为上海战区总指挥的陈诚,率领70万大军奋勇抵抗三个月,以牺牲20余万人的代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也为上海、南京等地的工业向内地搬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但是,陈诚的淞沪会战打得并不好,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陈诚,军事水平乏善可陈,这三篇关于“持久战”的文章并没有多少亮点,更多的还是宣传鼓动。1946年,陈诚在《八年抗战经过概要》坦诚,当初观点和抗战进程恰恰相反。
因为“持久战”和陈诚一样大出风头的,还有桂系“小诸葛”白崇禧。
2012年,白先勇披露父亲白崇禧“持久战”的灵感来源于俄法战争:苏沃洛夫大败拿破仑的故事,就是游击战和持久战的胜利。但是,据此判断白崇禧第一个提出“持久战”则明显有失偏颇。
实际上,白崇禧是看到主席《论持久战》,才归纳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白崇禧
四、几位著名文人的“纸上谈兵”
主席在写作《论持久战》时,也曾说过:很多人都知道持久战。
全面抗战初期,就有很多文人“纸上谈兵”纵论“持久战”:比如历史学家范文澜的《对于持久抗战的几个肤浅意见》。范文澜还因为主讲《游击战争》,一下成了河南有名的“游击战术专家”。
范文澜的“持久战”的主要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点,要切实组织民众;第二点,要一方面保障言论出版自由,一方面防范汉间造谣或众;第三点,尽量争取国际和平力量的支持。
另外,刘孤帆在《持久战与国民生活》也提出了抗战的三大必要条件:
第一点,是用抗战到底和牺牲到底的决心,弥补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的劣势;
第二点,集中全国人、财、物力迎击日军,来一个“速战速决”;
第三点,战争单靠军事是不够的,必须组织民众的力量,才能够保证胜利。
而像当时的名士郭沫若、陈绍禹(王明)、周公、叶剑英、张云逸、李公朴、刘真如,以及彭德怀、秦邦宪等人,也都曾发表过关于“持久抗战”的文章。可见,全面抗日,人人都知道持久战。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持久战”。
主席在延安窑洞
五、《论持久战》的作者主席
主席最早提出“持久战”,是在1935年12月27日。
在瓦窑堡一次会议上,主席提出了革命的“持久新”:打倒敌人,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成功的,必须准备花费长久的时间;不是少少一点可以成功的,必须积聚雄厚的力量。
此外,主席还提到:帝国主义力量和革命发展不平衡,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持久新”。
1936年7月,主席对埃德加·斯诺讲,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可以通过持久抗战赢得胜利。
1938年1月,主席在接见著名学者梁漱溟的时候,对抗日前途非常M茫的梁漱溟听主席大致讲了《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除了对主席佩服得五体投地,离别延安时心中也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1938年5月,主席在简陋的窑洞里奋笔疾书,用9天时间完成了5万余字的《论持久战》,与其他讲“持久战”蜻蜓点水不同,主席的“持久战”条分缕析、逻辑分明:
持久战为什么必胜,持久战为什么必经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3个阶段。
同样讲“持久战”,主席不但解决了战略问题,还给出了战术指导:游击战和阵地战结合,内线和外线结合。而在实践中,还有政委制度、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人民战争“三大法宝”。
所以,谁第一个提出“持久战”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地:都知道游击战,只有八路军打得炉火纯青;都知道发动群众,只有我军做到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让日军真正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