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就不用说了,十五年过去了,依旧封神。《琅琊榜》作为近几年的古装剧来说,的确也属上乘之作,注意,我说的是古装剧,不是古装权谋剧!什么叫权谋?
且看《琅琊榜》中梁帝手下的六部尚书是怎么被一个一个搞下台的?看完你就晓得这跟权谋有什么关系。六部尚书什么级别?在明朝是正二品,清朝是从一品,妥妥的顶级高官且实际掌权派。
六部排名第一当属吏部,又叫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管人事的自古以来就是牛,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在大明王朝这部剧中,吏部尚书没有明指,实际上就是首辅严嵩给代表了,严党势力盘根错节二十余年,用严嵩自己的话说他这个首辅就是给嘉靖帝遮风挡雨的。
边关要用严嵩的人去打仗,朝廷要用严嵩的人去搞钱,跟皇帝不对付的人要靠严嵩的人去整治,这样的人能轻易罢黜或者下台吗?剧中嘉靖帝对严嵩多次动了杀心却都没下手,为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大局。这种事儿得做得滴水不漏,把严党一窝端了,是因为有清流党的徐高张接手,然后又扶植了司礼监陈洪对付清流党。这才叫帝王心术,这才叫权谋制衡!
反观《琅琊榜》中的吏部尚书何敬中是如何下台的?何敬中的独子因为很多年前逛了一次青楼,寻衅滋事结果失手杀了人,后来被害人尸骨被发现,结果何大人就这么被牵连下台了!跟闹着玩似的,参考严嵩独子严世藩怎么说的?“正月十五不抓人?老子大年初一还杀过人呢?”,结果怎么着了?严世藩不照样该当官当官,该搂钱搂钱。
不仅如此,就这一个案子不仅打垮了吏部尚书何敬中,捎带手把刑部尚书齐敏也给鲁了,一个刑部尚书亲自到囚牢换人,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剧请?连浙江按察使何茂才的水平都不如,老何的水平就够次得了,但是丝毫不耽误人家能从海瑞手里虎口夺食,从淳安县大牢里把倭寇头子井上十四郎带走灭口,《琅琊榜》的刑部尚书齐敏简直是太废物点心了。
再说户部,也就是管财政赋税和户籍土地的,具体来说就是管钱的,这个位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毕竟治国如治家,也是要算柴米油盐的账的,在《大明王朝1566》中,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先是内阁次辅徐阶,接着是由南直隶巡抚、浙江巡抚升上来的理学名臣赵贞吉,他还是徐阶的得意弟子,官做到这个份上也就成了经了,徐阶熬垮严嵩,赵贞吉怒怼嘉靖都可以全身而退,可见这二人都是何等的经通人新与权谋。
反观《琅琊榜》呢?堂堂的户部尚书楼之敬居然自己开了个鞭炮厂,开鞭炮厂搞钱也就算了,堂堂的顶级高官居然还亲自管账收钱,被查后直接下台。要知道徐阶家里的丝绸棉布生意做得可大多了,整个松江地区都是他徐家的,可是你几曾见过徐阶因这事儿被诟病,当然后来海瑞这个钢铁直男去了把他搞得灰头土脸,可那会儿人家徐阶已经失势下台了,他在任的时候谁敢说一个不字,这就是水平,同样是搞钱,有人罢官削职,有人不动如山。
还有礼部,《琅琊榜》中的礼部尚书陈元直因为和梅长苏在朝堂辩论失败了,就引咎辞职了,这还有王法吗?观点错了就得辞职,那以后谁还敢说话办事啊,在《大明王朝1566》开篇的御前会议上,严党、司礼监和徐高张吵得都要动刀子、你死我活了,可您看嘉靖帝怎么说来着?“吵架好啊,吵着吵着不就吵出好主意了吗!”哪能不让人说话啊,说错了就得罢官,自古以来没这个规矩吧?
《琅琊榜》中工部没有似乎没有露头,还有一个兵部居然也没有露头,《琅琊榜》中调兵遣将的片段不少,什么赤焰军、一品军侯谢玉、巡防营等等,可愣是没有管兵的兵部出场。因为,梁国的军队大部分都掌握在一个被皇帝和皇子都看不起的靖王手上,这就是我最要吐槽的地方了。
你看看《大明王朝1566》里的裕王混得多惨,他其实不是嘉靖帝的独子,还有一个景王没有出场,究竟让谁继位嘉靖帝一直没个信儿,所以裕王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除了徐高张三位嘉靖帝给他选的师傅以外,但凡敢私见一个朝廷大臣都立马会被嘉靖帝派人整治他,至于掌握兵权,更是门儿都没有。
靖王出场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最不受宠的庶出皇子,常年被父皇发配到边境领兵打仗。要知道“抢杆子里出政权”这句名言可不是近代才验证过的,历史课上老师应该都有敲黑板吧,这是必考的考点啊!可这位看似经明强干的梁帝也真是心大,给一个放养的皇子如此重要的兵权,皇子领兵自古以来就是大忌,更何况是不被父兄看中丝毫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手握重兵,不造反有鬼啊!
还有梁帝手下的六部尚书,一年不到被换了个干干净净,梁帝就一点儿没察觉到危险?他要是连这个政治洞察力都没有,这个皇帝能干二十年?二十天都干不了,直接躺平算了。
所以,你跟我说这叫权谋?还拿来跟《大明王朝1566》来比较?我就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