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 孙权传》注引《江表传》: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根据《江表传》的记载,曹草收降刘琮后,在赤壁之战前给孙权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最近我遵奉皇上的旨意,讨伐有罪的人,军旗指向南方,刘琮束手就擒,现在我治下的水军有80万之众,准备与将军(孙权)在吴地(江东)会面。
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但是曹草在信中突出了三个重点:
1、曹草说他是奉了皇帝的旨意讨伐南方的诸侯,显示了曹草名正言顺的旗号,这是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曹草挟天子以令诸侯
2、曹草说刘琮见我一来就不敢抵抗直接投降了,显示了曹草的威风,刘琮主政之下的荆州,丝毫不敢抵抗我,言外之意就是你孙权最好也跟刘琮一样投降。
3、曹草说他现在有80万大军,这是实力的体现,但是稍微懂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这完全是吹牛,后来周瑜就分析过,曹草中原的军队不过十五六万,再加上荆州降军七八万,满打满算曹草手下的军队也就是二十二三万的样子。
如果这信真实存在的话,这完全就是一封恐吓信,曹草写这信的目的就是希望孙权投降,这封信到了东吴之后,引发了东吴君臣的热烈讨论,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主降派,以张昭为首,孙权手下的绝大多数文武大臣都主张投降曹草。
刘琮投降曹草
张昭等人的理由有两点:
1、曹草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2、曹草实力强大,江东能够抵御曹草的唯有长江天险,现在曹草占据了荆州,长江天险不复存在,曹草可以顺江而下,我们的实力无法与曹草对抗。
另一派是主战派,主战派的首领其实是孙权,孙权因为是江东之主,不愿意投降,孙权起初又不愿意在群臣面前表态,因而主战派以鲁肃和周瑜为首,鲁肃主战的理由是从孙权的角度出发想问题,鲁肃认为孙权是江东之主,投降曹草之后没有未来,只有抵抗才能成就帝王之业。
张昭主降
早在赤壁之战发生的8年前,鲁肃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王之业的榻上对,鲁肃劝孙权独霸江南,与曹草划江而治,成就帝业,正因为当年鲁肃给了孙权野心,所以年轻的孙权不愿意像刘琮一样埋没自己。
周瑜与鲁肃的理由不一样,周瑜主战的理由有三点:
1、曹草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际上是汉朝的贼臣,等于是驳斥了曹草的名正言顺。
2、曹草中原的军队只有十五六万人,而且长期征战,早已经疲惫不堪,刘琮投降曹草的军队不过七八万人,人心并没有归顺曹草,人数虽多,但并不可怕,这等于是驳斥了曹草有80万大军的神话。
鲁肃主战
3、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指出曹草犯了用兵四忌,一忌曹草的西北方向没有完全平定,有马超、韩遂的威胁;二忌曹草的军队是北方人,擅长马战,现在舍弃马战改用水战,等于是用弱势来对抗我们的强项;三忌现在是寒冷的冬天,曹草的骑兵缺乏草料补给;四忌曹草手下的北方士兵到南方作战,必然水土不服,会发生瘟疫。
主降派与主战派都有自己的理由,很明显主战派人数较少,除了鲁肃、周瑜与孙权主战之外,江东政权的文武大臣大多跟张昭一样主张投降,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他们要投降呢?
至少有三大理由:
一、权衡利弊的结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曹草南下时,刘琮本来也不想投降,但刘琮手下的蔡瑁、蒯越、韩嵩、傅巽等人都劝刘琮投降。
周瑜主战
傅巽的理由有三点:
1、曹草代表朝廷,我们对抗朝廷是叛逆之道,名不正言不顺。
2、荆州之地无法对抗中原之地,这是实力不足。
3、用刘备抵抗曹草是不适当的,如果刘备打败曹草,那么刘备不会臣服于我们,如果刘备被曹草打败,那么荆州仍然不能自保。
而蔡瑁、蒯越等人则利用自己是刘琮的长辈威B刘琮投降,蔡瑁的姐姐是刘琮的母亲,蒯越是当年协助刘表平定荆州的襄阳豪强,就连刘表也要畏惧三分,更何况是刘琮,刘琮在多方劝说甚至是威B之下,只好投降曹草。
刘琮投降曹草之后,那些劝刘琮投降的蔡瑁、蒯越、韩嵩、傅巽等人则成为曹草平定荆州的功臣而被封侯,成为曹草政权的功臣,照样高官厚 ,跟之前相比没有一点损失,这就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孙权志向远大
另外蔡瑁、蒯越是荆州襄阳本地豪强,在当地有很大的势力,没有必要跟曹草对抗,只要投靠了曹草,蔡瑁、蒯越的家族还是当地的豪强,他们不在乎谁当荆州之主,他们只在乎自己家族的利益是不是能保存并扩大。
从刘琮的例子来看,孙权的手下与刘琮的手下是抱着同样的心态的,孙权的手下主要有两批人,一批人是像张昭这样从北方流亡到江东的,另一批人是像陆逊那样在本地土生土长而被孙策或孙权征服的当地豪强。
不管是张昭这样的流亡士人还是陆逊这样的本土豪强,对于他们来说,只会做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事,张昭如果投降曹草,绝对会像蔡瑁一样被封侯,并且高官厚 ,要知道孙权投降后,张昭就是最大的功臣,而张昭继续跟着孙权不投降,不仅有战争失败的风险,而且还有可能会被曹草杀死。
孙权根本不想投降
江东的本土豪强同样是这样的心态,如果打仗,江东本土豪强要出人、出钱、出粮,而且还有战争失败的风险,如果一旦战败,很多大家族还可能因此而灭门,权衡利弊之下,投降是利益最大化,所以他们会选择投降,这是权衡利弊的结果,换了谁也会算这笔账。
二、孙策的遗诏。
张昭是徐州人,因为躲避战乱来到了江东,后来被孙策重用,成为江东政权的文人之首,相当于曹草的荀彧和刘备的诸葛亮,孙策临死前托孤的唯一人选就是张昭,没有周瑜,可见孙策对张昭的重视。
《三国志 张昭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这是史书上记载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的话,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孙权不能担当大任,你可以自己选择如何做,如果形势不利的话,你们可以向西撤离,也可以理解为投降。
孙策托孤张昭
孙策说这话的本意跟刘备对诸葛亮说的意思差不多,这是君臣之间的肺腑之言,等于是给张昭一条后路,你可以辅佐孙权,也可以选择投降,让张昭感动,从而死心塌地跟着孙权。
从张昭的角度来看,既然孙策都说了可以选择,他为什么不能选择投降了,况且张昭说投降曹草,实际上就是投降朝廷,从另一个角度说,孙权如果投降曹草,哪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了,曹草早就统一天下了,一旦统一,天下便没有战乱了。
从这一点来说,张昭说投降也没有错,孙策的遗诏实际上给了张昭投降的法理,张昭也可以把孙策当年说的这句话拿出来作为理由,别人还不好辩解。
三、实力的对比。
当时的天下形势是曹草占据了中原和北方八州之地,除了西北的凉州、西南的益州、南方的荆州、交州和江东的扬州之外,天下十三州,曹草独占八个州,就算是其他所有的州联合起来,也不及曹草实力的一半。
曹草当时的实力太过强大
更何况曹草南下还拿下了荆州,占据了中原进入南方的战略通道,并从中间切割了长江,曹草占据荆州的行为就像一把利剑从中原擦向了南方,对当时的整个天下都产生了地缘政治。
当时客居荆州的刘备被曹草打得大败,逃到了夏口与刘琦会和,益州的刘璋则在当时投靠了曹草,还为曹草提供士兵与粮食对抗孙权,整个天下唯二能与曹草对抗的只有江东的孙权与西北的马超、韩遂。
曹草虽然没有80万大军,但以曹草当时的实力来对比,在绝大多数当时人的眼中,曹草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没有任何势力能与曹草对抗,以张昭为首的东吴大臣同样这么看待,既然如此,张昭为何不早一点投降曹草,以为自己将来的前途做打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