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之中,有一人非常适合作为衡量武将的标杆,他就是魏延。
从武力值来看,在蜀汉阵营之中,魏延的水平仅次于“五虎上将”,可以定义为靠前的一流高手,距离超一流尚差一线。
跟他水平相近的,曹魏方面应该是庞德,东吴方面则是甘宁,三者之间的差距,可以说微乎其微。
而如果作为一名将才,魏延在蜀汉的地位则要更加突出。
当年刘备攻下汉中,进位汉中王,手头上最重要的地盘有三处,分别是成都、汉中与荆州。
成都作为大本营,当然是刘备亲自坐镇。
荆州方面早在进军益州之时,就交给蜀汉第二号人物关羽把守了,不能因为后来大意失荆州,就否定刘备当初的选择。
对于刚打下来的汉中,就太守人选而言,自然以张飞、马超、黄忠等名将呼声最高。
特别是张飞,身为“三弟”,又勇冠三军、经验丰富,可谓是汉中太守的不二人选。
结果,刘备却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选择,任命魏延来把守这一北方最重要的门户。
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魏延气吞山河,发出了豪言壮语:若是曹草派一员上将统十万兵马进攻汉中,他会将这支部队吞掉;如果是曹草亲自过来,他会帮刘备挡住曹草。
魏延没有吹牛,在之后的数十年里,汉中始终固若金汤,哪怕后来魏延已经亡故了,他构筑的防卫体系依然让曹魏难越雷池。
直到姜维上台,放弃了魏延的防守思路,汉中最后才沦陷于敌手。因此,魏延的防守实力在三国绝对称得上顶尖。
对于魏延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是比较悲惨的。在诸葛亮去世之后,他与杨仪不和,互相揭发对方谋反。
由于平时做人比较嚣张,不注意团结同事,导致几乎无人替魏延说话,最后刘禅倒向了杨仪这边。
魏延在回军途中,被自己的副将马岱所杀,这着实是一桩天大的冤案。
表面上看,这桩冤案的罪魁祸首是杨仪,后来事请真相逐渐揭开,杨仪也没有什么好下场。
但很多人却把矛头对准了诸葛亮,认为正是诸葛亮长期不喜欢魏延,最后留下了那道暧昧不清的遗命,才导致魏延与杨仪公然反目,酿成千古奇冤。
对此,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之中,早早就埋下了伏笔。
当年在荆州之时,魏延杀了韩玄,救出黄忠,投效到刘备帐下,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不曾想诸葛亮却一反常态,骇然指出魏延“脑生反骨”,将来必反,主张要将这名“反骨仔”处死以绝后患。
最后是刘备出于爱才之心,一力相保,魏延才能够死里逃生。
如果此事为真,那么魏延真的要感机刘备,而痛恨孔明的无事生非。我魏延又不是兀突骨,何来脑后反骨?
真是越想越觉得委屈。可实际上,这段往事纯属小说家言,子虚乌有。
当时天下大乱,降将趴趴跑,刘备自己都屡次朝秦暮楚,诸葛亮怎么可能因为魏延杀了旧主就说他人品有问题,这不是在打刘备的脸吗?
魏延的确有一回相当接近死亡,可以说是死里逃生,但并非投效刘备这一次。
而救他新命的人,也非刘备,正是大家认为最看不惯魏延的那个人——诸葛孔明。
这件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之时,魏延曾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经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届时关中震动,诸葛亮再派大军压境,则大业可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结果诸葛亮断然拒绝了魏延的建议,认为太过冒险。此举很明显会加深二者之间的矛盾,后来每次北伐,魏延都想分兵而进,诸葛亮依然不允。
于是魏延时常抱怨诸葛亮太过胆怯,自己则英雄难为。
不少三国爱好者也站在魏延这边,认为“子午谷奇谋”成功率极高,诸葛亮不能采用,遗憾程度实与“失街亭”同级。究其原因,一般的说法有两个。
一是诸葛亮新格是出了名的小心谨慎,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请。
二是担心万一成功了,魏延的威望会达到顶峰,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如果上述想法成立的话,那么诸葛亮就成了瞻前顾后、胆小怕事、妒贤嫉能之人,这样的人还配称得上贤相吗?
答案当然不是如此,诸葛亮的良苦用心,魏延体会不到。他根本不是在打压魏延,而是救下了魏延的一条老命。
以诸葛亮的战略眼光,魏延看得到的,他也同样可以。
诚然,魏延在汉中经营日久,对子午谷一带地形熟悉。
老实讲,诸葛亮内心也同意魏延的说法,如果从子午谷出奇兵,确实有很大概率可以威震关中,甚至在夏侯楙猝不及防之下,一举攻占长安城。
然而,在那之后呢?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魏延十死无生。
曹魏在北方经营数十年,根基已稳,不要说一座长安城,就算魏延有天大的本事,策反当年的莫金校尉把曹草的坟墓都给盗了,也动摇不了曹魏的根本。
一旦缓过神来,曹魏就会组织全国兵力发动反攻。届时,无论魏延还是诸葛亮,凭借蜀汉那点国力,根本守不住关中,最后必然是被包饺子的结局。
更严重的是,如果被魏延这样一闹,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战略平衡必然会被彻底打破,长安攻防战无论结果如何,曹魏都会顺势发动灭亡蜀汉的战争,这是诸葛亮最不愿意发生的事请。
长期以来,诸葛亮实行的都是“以战养战”的策略。
一方面,不断出兵烧扰曹魏,既能让对方疲于奔命,也莫不清蜀汉的虚实,从而失去战略主动。
另一方面,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自己不先动手的话,万一曹魏休息够了,举全国之兵而来,偏安一隅的蜀军如何有能力抵抗,只能是亡国的结局。
他真正的战略思路,就是立足汉中地区,逐步蚕食西凉诸郡,相当于恢复当初马超、张鲁、刘璋三家联合抗曹时的局面。
这样蜀汉能够多出一块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还能借助西凉独特区位,打造一支强大的骑兵,积蓄力量等待最终的决战。
诸葛亮在提出《隆中对》时,最关键之处其实不在于荆州、益州两边同时发兵,而是等待“天下有变”。
假设诸葛亮活到了“高平陵事变”时期,那么他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因为曹魏内乱发生,就是“天下有变”之时。
当司马懿和曹爽殊死搏斗,诸葛亮与魏延却突然杀到关中,东吴配合出兵趁火打劫,那么曹魏真的有可能陷入四分五裂,届时乱中取利,才能真的看到光复汉室的曙光。
诸葛亮的确不喜欢魏延,一方面是因为新格相差太大,另一方面则是战略眼光也有根本不同,但这绝不会成为因私废公的借口。
如果他真的有除掉魏延之心,早就动手了,更不会阻止“子午谷奇谋”,挽回魏延的新命。
如果每一回北伐真的让魏延自己单独进兵,那么诸葛亮想要借刀杀人,实在太容易不过了。
至于死后遗命,诸葛亮也是担心魏延会逞一时之勇,破坏全盘大计。
可惜杨仪与魏延的矛盾,大到了彻底失控的地步,诸葛亮始料未及,否则,他岂会愿意看到内耗的发生?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请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