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新上任的官员不懂怎么当官怎么办??由于中国科举的局限新,官员大多仅通晓文学、经学,并不够了解法律与实际繁杂不堪的地方政治与庶务。所以大多数的地方官员都需要师爷来辅佐。明朝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天锡说,师爷对于主官,犹如“饥渴之于食饮,寒暑之于裘葛,而不可离矣”。师爷的主要职责有刑名、钱谷、书启、账房、教读、征比、阅卷、朱墨、挂号等种类,最主要的就是前三项职责,刑名、钱谷、书启,其实就是管钱,管官司,管文书。历史学者瞿同祖在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中写到1790年“州县的‘刑名’幕友年收为二百六十两,‘钱谷’幕友为二百二十两。”幕友就是师爷的官方称呼。说到这大家就会好奇了,清代的知县年收入不过几十两,师爷收入这么高,肯定是贪污了吧。对的没错。古代官员上任,理论上可以利用国家驿站前往任官地点。可是简陋寒酸的驿站、一两匹羸弱的驿马,满足不了官员的胃口。“单骑上任”自古就只是几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清官的佳话,绝大多数官员都要在沿途抖抖做官的气派,前呼后拥,招摇上道,一方面逞威风,一方面也可防止各种不测。做这些需要钱,没钱怎么办?就会有人找上门借一笔钱,条件是上任之后当师爷,上任之后为了还这笔钱,官员和师爷就开始了贪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