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朱允炆为何不用“推恩令”来削藩?其实很简单,因为汉朝的钥匙打不开明朝的锁。
对于六百年前的那场“靖难战争”,为数众多的“事后诸葛亮”经常会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建文帝为什么这么愚蠢?历史上行之有效的“推恩令”他为何不用呢?
其实我们首先要明白一点,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大概率比今天的你我是要聪明得多的人物。你一个后世小白都能想到的计策,这些人竟会想不到?真正的原因是明朝的藩王无恩可推,你让朝廷怎么用“推恩令”?
历史上的“推恩令”
西汉初年,为了制约和平衡开国功臣的势力,太祖刘邦大封宗室,期望他们能起到藩平皇室的作用。当年的诸侯王,是真真正正的“国王”,因为确实有自己的封国。诸侯国领土广阔,不但有军队,还可以自己铸币、收税。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功臣们虽然翻不起什么浪花,诸侯王们却渐渐尾大不掉,严重威胁着汉朝的中央集权。
汉景帝刘启即位后,采取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开始谋划削藩。当时以太祖之侄吴王刘濞为首,以“清君侧”的名义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公开反叛。
这场叛乱虽然最终被朝廷平定,诸侯国的实力也遭到了极大的削弱。但毕竟还有未曾参与叛乱的诸侯王,乃至于在平叛之战中立下大功的宗室,如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如何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藩王们对于朝廷的威胁呢?
何为“推恩令”?
刘启驾崩后,其子刘彻即位,身为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接受朝臣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推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汉书卷六·武帝纪第六》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因此强者恒强。但是主父偃的“推恩令”一出,诸侯王的庶子也得以受封为列侯,王国被分出若干侯国。
而一旦某位列侯犯事或绝嗣,封国就会被朝廷收回。在这样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中,王国由于土地和税收不断减少,实力越来越弱,无力继续供养规模庞大的亡国军队。
就这样,通过“推恩令”这一阳谋,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被降到了最低。
“推恩令”为什么能成功?
之所以诸侯王们对于朝廷的阳谋无力反抗,主要要几个原因。
其一在于双方的实力对比。“七国之乱”被平定,极大地打击了诸侯王的气焰。以武力对抗朝廷,被证明是一条死路。因此面对皇帝使出的“温水煮青蛙”的策略,诸侯王们也只能选择接受。
其二在于朝廷巧妙地利用了诸侯王内部嫡长子与庶子间的矛盾。人心都是贪婪的,嫡长子一家独大,必然会引起其他儿子的嫉妒。凭什么大家都是父王的儿子,就你可以吃独食?
因此哪怕知道“推恩令”是个阳谋,只要自己利益得到保证,王国利益算什么?
无恩可推的明代藩王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国之初,面临的形势和当年的刘邦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样是功臣集团势力庞大,一样是皇室力量薄弱不堪。
因此老朱一面认同开国之初宗室力量不足,有可能导致王朝二世而亡。一面又吸取西汉和西晋的教训,对于藩王“分封而不锡土”。换句话说,虽然有秦王、晋王、燕王的称号,但实际上秦国、晋国、燕国并没有真正的国土。
根据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明代亲王岁禄一万石。长子袭封亲王,其余诸子封郡王。首封郡王岁禄两千石,郡王长子袭封郡王,岁禄降为一千石。其余诸子封镇国将军,岁禄一千石。镇国将军诸子降封辅国将军,岁禄八百石。
此后每代由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一直降封到奉国中尉为止,岁禄的递减幅度分别为六百石、四百石、三百石和二百石。
同时明初亲王虽然有三护卫的直属部队,人数可达数万人,但粮饷是由朝廷供应,亲王本人并无能力供养如此规模的军队。换句话说,无论是秦王、晋王还是燕王也好,基本相当于常驻西安、太原和北平的大号武将。
这些人虽然身份尊贵,甚至可以节制本省军事,但本质上并没有自身造血能力,一切后勤补给完全依赖于朝廷。
如此一来秦王既无国土可分,所生诸子的岁禄又由朝廷全额承担,这“推恩令”往哪儿推呢?
究竟该如何合理削藩?
亲王戍边,毕竟只是开国初年的权宜之计。一旦王朝根基稳固,必然会收回亲王们手上的军权,这是历史的趋势。从这一点来说,朱允炆的动机不错,错就错在过于冒进。
亲王们毕竟都是太祖之子,削藩的同时至少给叔父们留一条活路吧?像五叔周王被囚于云南,七叔齐王被囚于南京,十三叔代王被囚于大同,十八叔岷王被囚于漳州,甚至十二叔湘王被B自杀,这也太狠了一点吧?
既然没有退路,那干脆起兵一搏,想必这就是燕王朱棣的原始想法。以区区一隅对抗大一统朝廷,历朝历代都没有成功的案例,如果不是被B到走投无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燕王殿下何况如此自寻死路呢?
实际上朱允炆本不需要如此残酷地对待他的叔父们。朱棣在起兵之初上书朝廷的时候,就提出了非常合理的处理方式。那就是诸王有小过,降敕戒谕。若有大过,则削其护卫。
(建文)元年七月癸酉朔,上书于朝曰:...橚、槫、柏、桂、楩五弟,不数年间,并见削夺。虽其皆有愆过,未闻不轨之徒。重可裁减护卫,轻可赐敕诫励。则朝廷于厚亲之仁,惩过之义,良尽其美矣。—《明太宗实录卷二》
换句话说,亲王们对朝廷最大的威胁无非是直属的三护卫官军而已,把这个威胁解除也就是了,为何不给人留活路呢?事实上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就是如此处理诸王的,意图谋反的齐王、谷王废为庶人,有严重过错的代王、岷王、周王则削其护卫。这样既达到了削藩的目的,又给了兄弟们活路。
结语:“推恩令”固然是一个很好的削藩方法,但是产生于特定的年代和背景。因此汉朝的成功经验,无法在明朝简单复制。建文君臣之所以如此急不可耐,一来是过高地估计了藩王和朝廷之间的实力差距。二来辅佐朱允炆的文官集团实在是太痛恨太祖朱元璋了,他们恨不得把洪武皇帝的政策痕迹一股脑全部抹去。
可惜老朱虽然杀人无数,毕竟有遗惠于百姓。建文君臣急于扬文抑武,同时得罪了宗室和武勋两大支柱集团,最终的失败也是在请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