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打响全面抗战第一抢的便是著名的第29军。
第29军当时已经发展到约10万人之众,因此有不少网友认为该部应当为第29路军,因为军的编制不可能有那么大。当时普遍有第XX路军的编制,因此第29军应当为第29路军。
再加上当时社会各界捐献物资的老照片中,也有“第二十九路军”的字样,因此该部的正式编制更应当为“路军”。
其实有这种思路很不错,毕竟“路军”在编制级别上的确比“军”要大,实际编有10万人倒更为符合。
但是真实的历史往往并不太符合常规,该部的正式编制还真就是个“军”。
因为在国府当时的正式文件中,直接便写道“陆军第二十九军”,所谓“二十九路军”之说,不过是民间讹误罢了。
实际上当时所谓的“路军”,最大番号只排列到了第27路,为17路军分化出来的冯钦哉部,没有比这个数字番号更大的“路军”了。
另外如果是路军编制的话,其首脑并不称为军长,而是称总指挥。但如今见诸于宋哲元的史料,都是称其为军长,而非总指挥。
当然,具体说到第29军番号的得来,也很有意思。
第29军的前身是1930年中原大战失败后,退入到晋南的西北军余部。因为华北当时由入关的张学良主事,因此最初给了这些部队东北边防军第3军的番号。
不过这个番号是临时的,南京方面的意思是这些西北军余部只能缩编为1军2师8团,允许保留2万人。
但实际上在晋南的西北军余部多达5万余人,光师的番号就有10多个,严重缩编的话,显然很难接受。
于是,宋哲元派萧振瀛向张学良活动,最终得到了允许宋哲元“临时主持,弟不与闻,对外亦不必宣布”的答复。
因此在1931年正式授予第29军番号时,该部实际编成了2个师12个团,外加3个特务团、2个教导团,实有编制要大很多。后来又要到了暂编第2师的番号,使得第29军实际拥有了3个师的番号,其中主力为冯治安的37师和张自忠的38师,暂编第2师则为刘汝明系统的部队。
通过复杂的运作之后,第29军保住了西北军的一批经锐,而且由于现实因素,该部虽列入南京的正规序列,但独立新依然很强。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立新及其以前的历史因素,使得该部所得的粮饷均较差,全军寄居山西时,甚至因军装破烂而不敢在白天行军。
在装备方面,除了一些老炮、老抢外,也无甚可观之处。
另外由于当时国军的番号混乱,在四川还有个第29军的番号,该部直到1935年才更换番号为第41军,在此也要注意下。
西北军第29军能在张学良的主持下保住了实力,这算是该军在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机遇。
第二个机遇则是参加1933年的长城抗战,并在喜峰口、罗文峪的对日作战中,打出了相对好的战绩。
尤其是当时第29军组织手抢队突袭日军,通过主动进攻有所斩获。由于西北军传统的手抢队习惯配大刀近战,因此战绩传到全国后,便有29军大刀队威震全国。以至于在全国掀起的支援大潮中,各地都在向29军筹集大刀。
实际上大刀是29军武器不充实所采取的不得已之举,其手抢队亦非只装备大刀的冷兵器部队,而是同时装备驳壳抢、冲锋抢的经锐。
相较于大刀而言,29军更需要的是火炮、迫击炮、轻重机抢和新式的步抢——不过这些很快就有了。
长城抗战结束后,第29军实际掌控了察哈尔。该地虽然比较贫瘠,但当时的位置关键,其先后获得了热河东北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的大批武器装备,并以此为基础扩编部队。
到1935年时,第29军已扩充至5万余人,除原有的第37师、38师外,暂编第2师改为第143师,另外成立了第132师,实力显著增强。
小小的察哈尔显然支撑不了第29军如此规模的部队,也不大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但随着平津形势的变化,第29军抓住了入主平津的机会,填补了东北军和中央军在当地的空缺,一举成为占据平津冀察的实力派。
相较于察哈尔,平津冀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第29军的军费、兵源都可解决,还有大沽造船厂所出产的大量轻机抢,也由第29军支配。
因此第29军不仅向海外订购了大批武器,从驻地也可得到相当的武器供应。由于其所处位置比较关键,还从南京方面申领到大批武器,并扣押留用了一批日伪军的武器。
有人、有抢,就能扩编部队。截止到1937年时,第29军建制下的部队计有:
第37师
该师下辖第109旅、第110旅、第111旅、独立第25旅,各旅均辖两个团,战斗团合计有8个;
此外第37师另有师属特务团,辖手抢营、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机关抢营、重迫击炮连。
第38师
该师下辖第112旅、第113旅、第114旅、独立第26旅,各旅均辖两个团,战斗团合计有8个;
此外第38师另有师属特务团,辖手抢营、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机关抢营、重迫击炮连。
第132师
该师下辖第1旅、第2旅、独立第27旅、独立第28旅,各旅均辖两个团,战斗团合计有8个;
此外第132师另有师属特务团,辖手抢营、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机关抢营、重迫击炮连。
第143师
该师下辖第1旅、第2旅、独立第29旅、独立第31旅,各旅均辖两个团,战斗团合计有8个;
另外第143师另有师属特务团,辖手抢营、骑兵营、炮兵营(4个连)、工兵营、机关抢营、重迫击炮连。
据该部当时的实力统计,其火炮计有8门75毫米野炮、4门77毫米野炮、8门75毫米山炮、7门150毫米重迫击炮、6门20毫米机关炮,其炮兵实数要大于编制数。
骑兵第9师
该师下辖骑兵第1旅、第2旅,旅辖3个团及特务连,每个骑兵团为4连制;另外骑9师直属2个特务连。
第29军另直辖2个独立旅、1个骑兵旅、1个特务旅。
其中独立第39旅辖2个步兵团及1个特务团,其中特务团有两个步兵营,第3营辖手抢连、骑兵连、炮兵连、工兵连。
独立第40旅辖2个步兵团及1个特务营,其中特务营辖手抢连、工兵连及两个骑兵连。
骑兵第13旅与骑9师所辖骑兵旅编制一样,编有3个骑兵团,另旅直属特务连。
特务旅是29军直辖的警卫及技术兵种部队,其中第1团应为警卫军部的战斗团,第2团则为技术兵种团。
其中第2团第1营为平色炮营,第2营为机抢营,第3营各连分别为第1连(有线)、第2、3、4连(无线)、第5连(战车)、第6连(工兵)。
上述合计有18个步兵旅、3个骑兵旅、1个特务旅、5个特务团,如果按照国军当时普遍的二旅四团制计,仅步兵旅折合就可编为9个正常的步兵师。
而且上述编制还不是第29军的全部实力,此外还有教导团、军训团、冀北保安队、天津保安队、察哈尔保安队等部。
所以,第29军在1931年初成立时,确实就是个军的建制。但由于此后的数次机遇,最终扩充到了全面抗战爆发时的10万人之众,实际实力远超军的建制。
当时的第29军有比较强的独立新,为华北的地方实力派,所谓一军之长的宋哲元,话语权是比较大的
当然,由于历史因素,日军在平津有驻军,长城抗战之后其势力也从东北跨热河到冀东,连接到了平津,第29军处于对日斗争的第一线。这也是全面抗战打响时,为何日军在北平附近有军队的原因。
全面抗战第一抢打响后,日军不断向华北增兵,第29军由于误判形势,没有集中起来兵力,因此在7月底日军援军抵达后,陷于被动。
平津失陷后第29军南撤,随后升格为第1集团军,以原37师所部扩编为第77军、第原38师所部扩编为59军、以原143师所部扩编为第59军、以原骑兵第9师所部扩编为骑兵第3军,由此其实力数才与编制相符。
值得注意的是59、68、77,其双数之和都有“七七重叠之意”,之后这三个军也始终活跃于抗日战场上。
另外在抗战中,另有第29军的番号出现,不过这与原来的第29军显然不同。老的29军所部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这三个军,还望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