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晋国卿士家族半决赛(六进四)之前,先介绍下晋国眼下各大卿士家族的综合势力排行。
首先荀家最大毫无疑问,本来就是姬家人分支,是晋国宗亲家族,荀家的分支还有智氏和中行氏。
其次最大的是魏家,魏家也是姬姓家族出来的,但不是晋国这一脉,人家祖上是周毕公,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而且在六卿家族的半决赛之前,人家魏家还是晋国的当家人,出了个魏舒大神,一手发明了魏舒方阵,这个意义非常大,从此以后这种人口急剧增长下的战车打架历史成为过去,因为人口多了,人的成本降低,步兵被大规模用于战争,魏家第二毫无疑问。
第三是范家,也就是士家,这个正儿八经是外姓家族,人家姓祁,当年人家士家在西周的时候是有自己封国的,叫杜国,只不过被周幽王他爹给灭了,于是逃难到了晋国,负责军事,从姓氏这个士字就能看出来,这是十几代人都在晋国混军界的大佬,近期六卿半决赛之前还出了个晋国当家的大佬士匄,也就是范献子。
第四是赵家,没想到赵家排名这么靠后,这个是有历史原因的。赵家也是晋国的外姓家族,赵家按照道理其实和秦国是一家,晋国的赵家其实是赵氏嬴姓,是嬴姓家族的。祖上赵衰那是和晋文公逃亡十九年的大功臣,所以赵衰的儿子赵盾时期,赵家已经是晋国第一大家族,但是很不幸赵盾死后赵家被屠岸贾合家灭族,就留下一个“赵氏孤儿”赵武,赵武的时候赵家再次雄起,但是赵武之后赵家再也没有出来一个大神,直到半决赛前出来了一个晋国小霸主赵鞅,但是赵家的综合实力和历史积淀相比前边几个大族差了一些。
第五是韩家,韩家先祖是正儿八经的曲沃小宗,祖宗韩万那是曲沃小宗这边曲沃庄伯的亲兄弟,所以在晋献公围杀宗族时,韩家是受到了晋献公的照顾的,这是正亲。但是后来韩家也受到了晋献公的打压,这个是怎么得出结果的,我是这么分析的,韩家应该是在晋惠公时期被灭了,韩家倒霉之后把小孩韩厥丢给了赵衰抚养,赵衰是晋文公重耳的人,不是晋惠公的人,所以韩家灭于重耳和惠公的斗争,所幸赵衰这人还是很仗义的,把韩厥这个“韩家孤儿”拉扯大,从此做了赵家的管家人,他有一个一起玩大的好哥们就是赵盾,跟着赵盾混,后来在下宫之难“赵氏孤儿”事件中,韩厥出面保下赵武,并帮助赵武报仇,再之后韩厥成为了晋国的真正老大,一共经历5位晋国国君,把秦国打得300多年不敢东进的那位就是韩厥。但是韩家到了后边就是吃老本,韩厥之后只出来了一个韩起做过晋国当家人,但是影响并不大,到了半决赛的时候韩家其实还是有点势颓。所以到了这里其实各位看官大概明白,韩家最好的朋友就是赵家,根本不是他的祖上宗亲晋国公室。所以大家也理解了为什么在后世长平之战前,韩国要向赵国求救,而且赵国会不惜得罪当时最强大的秦国而帮韩国,这是有历史渊源的,韩赵两家关系一直不错,而且互有活命之恩,在双方眼里,他们都是相对最可靠的盟友。
这就是半决赛前六大家族的势力排行,智家、中行家、魏家、范家、赵家、韩家。
上一任晋国六卿老大荀砾去世后,下一任的当家人是荀砾的副手赵鞅,这是赵家人。赵鞅接手的晋国如日中天,也是晋国六大军事家族与晋国公室的胜负关键时刻,此时的晋国公室当家人是晋悼公,是晋国在重耳之后为数不多有所作为的君王,手腕硬,脑子好使,而且此时六大家族也相互倾轧,这时赵鞅掌权就像手里举着柴禾把,不能烧的太旺,也要小心护着不被风吹灭,毁灭和熄灭都是瞬间的事请,是如履薄冰啊。
公元前505年前后这个时间,这个时候西方的哲学思潮已经延续了好几代,从前边提到的米利都学派,到现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还有巴门尼德大哲活跃着,往后还有伊壁鸠鲁学派、德谟克利特等。西方这个时候基本上就是四件事:创立宗教、研究纯逻辑的哲学、游学冒险、环小亚细亚战争圈。
这个时候的波斯帝国正在准备征服被他称为娘娘腔的环爱琴海文明,而封闭的东方世界正在酝酿一场过去从未有过的人类大动乱——战国!
从赵鞅执政晋国开始,标志着真正的战国预热赛开始了,而热场节目就是晋国的六卿攻灭战,首先是士家(范家)和旬家针对赵家的一次试探新进攻。导致两家的覆灭,这个稍后我展开了说。
先说说为什么这场东亚人类圈的大动乱会发生在这个时间,而空间上一定是晋国。
按照我之前的人类文明思路来,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制于自然的发生。
人类最早的食物尤其是北方是稷,就是小米啦。有的学者认为是高粱也有说谷子的,这个我不大赞同,如果是高粱这种大颗粒的而且碳水物质含量比较高的东西,那么中国爆发战国这种大规模种内竞争事件的事件要比实际上早很多。
所以我认为稷就是小米,它产量不高,而且无法满足生物快速繁衍的需要,因此人类只能在奴隶社会这种人比物贱的模式下运行。但是到了公元前3000年前,小麦这种禾本科植物从西亚传了进来。了不得了不得!
要知道生物的繁衍潜力是非常大的,只要你食物足够,那真的是子孙无穷,就拿之前我给算的汉朝刘家的皇族繁衍能力,400年间从刘老邦和他兄弟开始,按照一人生俩这么算,刘家繁衍出400万人,汉末的总人口才3000万人(前280年)。
所以就想想,小麦这种无论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很高的植物进入中国,500年中足够把中原和江南的自然生活圈人口挤满。平衡,平衡。
于是乎农业革命爆发,推翻人比货贱的时代,因为人可以生产货,大规模的生产生存生活资料,五十亩地一头年,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个男人五十亩地足够养活一家五口。
人口爆发,再次带来的结果就是粮食不够,于是战争,打的差不多了,人死的差不多了,生存空间出来了,仗也打完了。这就是自然这双无形的手一直在草控着人类的一切行为。粮食带来的革命后边还有,比如明朝中后期玉米进入中国这事,直接把人口从一亿顶到了清末的四亿,当然,随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是更大规模的战争,更大规模的饿殍遍野。
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这次农业大革命的爆发点为什么是晋国。首先晋国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制国家,没有之一。它的国内疆土被六大卿族瓜分的干干净净,我们知道山西和河北并不是最好的粮食生产区,最好的地段在周王室和郑国宋国卫国占据的地方,但是晋国的人口却增长很快,每个家族都在努力发展人口,冷兵器时代什么是强大的象征?是人多。就是到了建国前还是人多力量大,整个中国古代史都在说一件事:人口。这就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意思,是民重要,而不是民的地位高,所以孟子可从来没有过什么民主思想,整个儒家都没有,甚至整个中国历史就没有民主思想。
为什么没有,还是因为人太多,想法太多了,谁都做不到全民欢呼,只能是高压,只能是强压。
此时的晋国六族人口很多,但是土地根本不够,比如说赵家,赵家在晋国的封地整个都是乱的,零零碎碎散在山西和河北的各个角落,地不够,人又多,怎么办?抢!这就是为啥这个阶段各个诸侯都在立法,邓析、魏舒、荀瑩、孔丘等等,立法在做什么?在管理,为什么要管理,因为乱,为什么乱,因为管理。死循环,子产他兄弟就说子产,你天天忙得治理,越治理越乱。道理就是这样子!
赵家这么想的,人家其他五家也这么想的。这六家都这么想,晋国公室也这么想。大家谁都不傻,都在准备抢。人的地位的提高,人口暴涨,生存空间不够。于是,打呗!
赵鞅这人可不简单,他就是那个“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他的老领导就是荀家的荀砾,荀砾下去之后,就该到他上来了,赵鞅是从下军佐做起的,就是六卿中地位最低的那个,他是下军佐的时候,荀砾就是下军将,一直是他的领导,两家关系还不错,荀砾喜欢赵鞅。
其实我们之前已经见过赵鞅,可能诸位看官没太注意,就是周王室王子朝叛乱那次,导致老子失业的那次王室内乱,赵鞅是那次平乱的总负责人。也就是那次平乱之后,正当晋国的掌权者是一把手韩家的韩起和二把手魏家的魏舒,赵魏韩这三家历来关系就不错,于是趁机立刻提拔赵鞅。从此之后赵鞅就在历史上崭露头角!
等等不急,半决赛之前有个麻烦要解决,这个人就是荀家和刚刚死去的权倾朝野的范家(士家)。
赵鞅在范家范鞅期间是非常受打压的,那时赵鞅率先发起了农业地主革命,在赵家封地内,土地政策比之前传统的扩大了3倍,这带来的结果就是赵家瞬间有了养活三倍人口的潜力。这要等二十多年,快一点的话十多年就见效。赵鞅一动,随之而来改革的就是韩家和魏家,荀家和范家没动,所以最终这几家军事家族的命运此时已经注定了,土地是未来两千多年的第一生产资料,不动土地就是死,所以奴隶制的推翻和解放奴隶这件事发生在赵家就不奇怪了。
之后发生了一个小契机,就是赵家封在邯郸的小宗出了点事,这个人叫赵午,此人不仅是赵家的族弟,还是范家的女婿,六家之间互有姻亲这是正常的。
但是这赵午在执行赵鞅宗主的事请时做了弊,小事一桩,但是拉开了半决赛预热赛的帷幕,中行家和范家将会成为这次六进四赛的祭天家族。下节我们细说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