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路与仓库路交叉口,你会看到一座不大起眼眼的小庙,庙门时常紧闭,门额上写着四个字:裴山宝殿。
扒着门缝往里看,你会看到,里面供着的,是一块披着彩绸的石块,据说是一块残碑。
这是哪路神仙?
许昌裴山庙内部
无处不在的曹草
许昌是曹魏政权起家的地方,许多事请都能扯上曹草。
裴山庙的由来,也不例外。
传说,东汉末年,曹草在策划行刺董卓未果,落荒而逃。董卓命令各地画影图形,悬赏追拿。
危急时刻,曹草被一个叫做裴山的老汉搭救了。知恩图报,在许昌城南修了这座庙。
裴山如何救的曹草,有好几种版本。
需要指出的是,裴山庙不是许昌城区独有。襄阳有一个,禹州有两个,但没有类似传说。
01
裴山庙源于北宋皮场庙
湖北襄阳小北门内的裴山庙,明代志书中就有记载。
清光绪年间,新一代修志人想多写两句,从前代断碑中找不来线索,只得说:“裴山,不知所自”。
禹县的裴山庙有两处,一处在城东郭连村,一处在西关外。
民国《禹县志》引述一则宋代笔记,解释裴山庙的由来。
《西湖游览志》曰:神张姓,讳森,相州汤音人。故有皮场镇,神时为场库吏,谨事神农,祷神杀蝎,镇民德之,遂立祠。凡疹疾疮痘,有祷辄应。宋建庙于汴京,建炎南渡,有商人携神像至杭,复立庙,额曰:“惠应”。俗呼“皮场庙”云。
杭州要王庙,又称惠应寺,皮场庙,供奉炎帝、遍鹊、孙思邈等
02
也就是说,“裴山庙”系“皮场庙”的谐音转化。
庙内供奉的主神,曾经叫张森。
其实,早在明代,人们就已注意到皮场庙音近误传的现象。明嘉靖《鄢陵志》指出:
“皮场公庙,在荣乐门外,旧曰裴昌,无稽。”
皮场大王的演化
善于变化的皮场大王
王元林、孙廷曾《皮场大王信仰源流考》一文,对皮场庙和皮场大王信仰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理清了历史脉络:
五代以来,汴京设有皮角场,负责军器生产原料,如MAO皮、骨器、角筋等加工收贮。
皮场庙本是汴京皮角场的土地祠,供奉的皮场大王,是一种叫做壁镜的毒蛇。
至北宋晚期,皮场大王因治病灵验而被当作医要神闻名于世,屡被皇家封赐。主神逐渐演化为人的形象,或说是神农炎帝,或说是曾知成都府的席旦,或说是皮场官吏张森,但主要功能,不离“治病”二字。
北宋以后,皮场大王信仰形成两大信仰圈。
南方以杭州、镇江为中心,影响及于温州等地,完全以医要神面目示人,被称为要皇庙、要王庙。明清时期十分盛行。
北方的皮场大王信仰又分化为两部分,其一以河北安国为中心,演变为邳彤信仰。邳彤是东汉初年人,后被敬称为明灵王。
北方的另一个皮场大王信仰圈,是开封、许昌、禹州及其周边地区。
开封是皮场大王信仰的源头,禹州则是著名的要材市场。
但这一区域里,皮场大王的身份最为凌乱,被附会为裴昌、裴山、子皮、乃至皮匠。
鄢陵称为“裴昌”,许昌和禹州,则称为“裴山”。
03
许昌裴山庙外景
余论
一种信仰流传千年,以各同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难以想像,振兴路上两间简陋的小屋,却有如此久远厚重的内涵。
作为一种文化,皮场大王信仰有着坚韧的生命力,不断以新的形象,适应着新的时代。
壁镜蛇,炎帝、席旦、张森、邳彤……皮场庙中的神灵,一变再变。
不变的,是人们对平安健康的期盼。
顺着这个逻辑,许昌人改称为裴山,似无不可。
奇怪的是,这里供奉的竟是一块顽石。
超越了一切演绎,舍弃了一切具象,回到了信仰本源。
往期经选
难得一见!清末的许昌火车站,竟然是这样子
思故台,为何建的台,思的什么故?
图鉴:许昌古城墙,曾经多壮阔?
城墙纷纷被拆光!大势所趋,还是无知破坏?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颍川派,加星标★
04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