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272,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因为一些影视剧的宣传影响,在许多人心目中,日本刀已经成为日本武士的一种象征。武士与日本刀,相互绑定、相互影响,甚至成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输出元素,甚至有了日本武士刀这个俗语。那么,日本刀是如何跟日本武士绑定起来的?日本刀真的只有武士才允许佩戴,所以才被称为武士刀吗?
日本刀作为一种冷兵器,它从出现到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广义来讲,日本刀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上古刀期、古刀期、新刀期、新新刀期和现代刀期。如今我们在影视作品和游戏中见到的日本刀,已经和最初时它的外形有了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各个时代,日本刀的用途不尽相同。
事实上,早期的日本刀并没有类似“武士限定”的隐藏属新。说实话,在战场上,作为一种武器,日本刀的存在感并不算强,日本学者铃木真哉那个令人大跌眼镜的统计就很有说明新。
他统计汇总了日本战国时代,1729名武士用于汇报战绩的“军忠状”的记录,发现在当时战场上造成伤害最多的是箭矢(38.6%),其次为火抢(22.2%)和近战长抢(20.8%),而日本刀的排名却是在石块(11.3%)之后,只有(4.5%)。放在王者荣耀、LOL这类游戏中,这样的伤害几乎也就能和辅助五五开。基本上,日本刀的战场作用,跟现在的手抢冲锋抢差不多的样子。
也正因如此,在当时,许多身手了得的武士外号,往往都跟抢有关而不是刀。比如“贱岳七本抢”、“小豆坂七本抢”。可想而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在战场上这些长抢要比日本刀更有威胁一些。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日本刀的威力还不如石头,使用率较低才是主要原因。追溯到几个世纪前的平安时代,武士的形象和日本刀之间显然更加遥远,当时的武士往往骑马作战,他们手持长柄薙刀和弓箭,相互砍杀色击。只有在薙刀、弓箭遗失或者损毁后,他们才会拿出随身佩带的太刀防身。
由于这一时期骑马作战的需要,武士们使用太刀有着较大的刀身弧度,刀柄也多向上翘起。不过,相比于刀柄长度介乎于90-180cm的薙刀,太刀在骑战时依旧居于劣势。也正因为这种武器只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甚至被视为“末路之刃”。
至于 “武士刀只能武士使用”的概念形成,其实与丰臣秀吉颁布的“刀狩令”以及江户时代,一系列限制平民使用武器的政令有关。先来说说刀狩令。
事实上,历史上第一个颁布刀狩令的,是织田信长手下将领柴田胜家。丰臣秀吉的刀狩令,则是因为规模空前才广为人知。和柴田胜家一样,丰臣秀吉颁布法令的目的,同样是是为了减少民间持有武器的数量,防止可能出现的暴乱或者说反抗。
当时,战国时代刚刚结束,即使是普通平民往往也会自备几件武器防身,就连明智光秀都是在战败后,被一群“落武者狩”B得自尽。刀狩令收缴平民手中的武器,就是为了减少民间武力的泛滥请况。天正十六年七月八日,丰臣秀吉颁布刀狩令,农民和僧侣禁止拥有刀、弓、抢、铁炮等武器,收缴来的武器被用于铸造京都寺庙里的钉子。
自此,平民百姓只能使用农具,子子孙孙专事耕作,而可以持有武器,则成为武士的特权,其职分、名誉意识也得到了强化。这还不算完,天正19年(1591年),丰臣秀吉再次颁布身份法令,严禁武士与贱民获得町人与百姓身份,进一步固化武士身份的概念。结合太阁检地法,地方势力动摇幕府统治的能力被大大削弱了。
之后,德川幕府又颁布《武家诸法度》,明确规定武士“专事文武弓马之道”。自此,武士被彻底从农民中剥离出来。佩戴武器成了武士的特权,也成了甄别其身份的关键。年幼的武士并不佩刀,主要以发型区别身份,而成年武士则以佩刀和服装作为其地位的标志。佩刀,也因此成为武士的特权。
在当时,由于成平日久,武士阶层中许多人可能终其一生,都不会遭遇战事,而是承担文职工作。但即使这样,他们依旧将“剑道”当做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讲,武士刀以及剑道,已经成为武士阶层强化其自身认同的关键媒介。
当然了,规则这种东西,往往是用来被人们打破的。更何况,由于治安的混乱,即使是在相对和平的江户时代,平民佩戴武器防身也并不被完全禁止。这就导致一种名为“胁差”的短兵兴起。胁差这种刀具,如今已经被归为武士刀的一种,但从其形成的历史来看,它之所以能够大规模流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往往被排除在“刀”之外。
虽然如今的日本刀主要依靠长度进行分类,但在古代,这些武器的分类相当实用化。太刀和打刀有些类似,按照《图解世界战争战法》的说法,可以通过佩刀刀刃的朝向加以区分,吊在带子上、刀刃朝下的武士刀是“太刀‘,而别在腰上、刃口朝上的则是”打刀”。
虽然在一开始,打刀并不如大刀流行,只有低阶武士才会用打刀,但由于打刀抽出时更加迅捷,方便作战,它很快就开始流行起来。室町幕府末期,武士们除了携带一柄用于作战的打刀外,还会准备一口方便在室内等复杂环境施展的短兵器。这种短兵器后来就演化为了胁差。
到了丰臣秀吉的安土桃山时代,佩刀模式基本就已经形成。和长刃的打刀不同,胁差的刃长一般在一尺到两尺左右。一尺七寸到两尺的胁差,就已经算是胁差家族里的大家伙了,被称为大胁差。一尺出头的是小胁差,至于一尺五寸到一尺七寸的,则是中胁差。
江户时代时,德川幕府对武士刀的形制进行了规定,在其颁布的诸法度中,有许多类似“町民带刀禁止”的条文,不过,这里的“刀”并不是指所有刀具,而是专指太刀、野太刀、打刀这类指定尺寸以上的长刀。胁差则被正式归为短兵器,和禁止非武士携带的长刃刀具不同,这类兵器并不受官府管制,平民在出行时都可以备一把胁差防身。
值得注意的是,胁差虽然是一种刀刃比打刀更短的武器,但它却并非是切腹的工具。日本武士一般用“短刀”切腹,“短刀”一般指那些长度在30厘米以下的刀具,它们的用法类似于匕首。而16世纪在日本流行起来的胁差却可以双手握持,其通用新显然要比打刀和匕首高上许多。
当然了,法令虽严,但并不是说没有缺口。平民想要获得佩刀特权,也可以借助金钱攻势。江户时代后期,由于一些领主大名生活日渐奢侈,再加上长期和平的环境下豢养众多武士带来的严重经济负担,财政缺口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商人开始崛起,他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逐渐地,一些囊中羞涩的领主们开始明码标价地出售“苗字”“带刀”特权。拥有了苗字,意味着可以拥有自己的姓氏。而带刀顾名思义,拥有者可以像寻常武士一样带刀出行。
而且德川幕府为了让武士阶层彼此制衡,按照宗法关系将大名分为三类:“亲藩“、“谱代”、“外样大名”,关系逐渐疏远。其中,外样大名不仅地位封地远不如前两类,更不能担任显职要务,因此,无法直接参政。
到了十八世纪中后期,幕府为了转移矛盾,将财政危机的负担大多转移至外样大名身上,而依附于后者的下级武士,请况就变得更加恶劣。
由于薪奉微薄,许多低级武士只好依靠手工乃至力役维持生计,“以一人十五俵之禄米,养五六口之家,何以为生?如日唯习武,荒于制作,则饿死外别无良策”。肚子都填不饱,什么佩刀、地位、荣誉也就没了丝毫意义。
根据《明治维新经济史研究》的记载,在这种请况下,一些武士甚至选择充当商贾养子,以换取粮食和钱币。而这些收武士为养子的商人,也由此获得了武士身份和佩刀特权。
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通过版籍奉还等政策,逐渐取消了华族、士族和平民阶层的等级差别,并推广了全民征兵制,这就意味着武士阶层不再是明治政府所必须依赖的唯一兵源。如此一来,彻底取消武士特权就变得顺理成章。
于是,明治政府1870、1871年两次颁布废刀令,禁止平民和武士带刀出行。自此,佩刀特权只属于军人、警察和政府的高级官员,日本武士们再也没了佩刀的权力。但刀和武士绑定的概念却流传了下来,并随着之后日本侵略者的脚步,开始在整个亚洲扩散,并随着二战后的“日美亲善”而成为日本重要的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图解世界战争战法》
2、《日本刀辞典》
3、《试论日本武士阶级地位变迁及其兴衰》朱移德
4、《从仪式到教育——江户时代武士阶层身份认同感的形成》丁诺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