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大家对于刘表的评价,可能不是那么地高。因为在《三国演义》之中刘表已是老年的形象,做事也比较地昏庸。因为荆州继承人的问题刘表一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废长立幼,致使荆州内部内耗非常严重。在曹草南下之时,荆州之主刘琮选择投降。荆州在三国的重要新不言而喻,蜀汉大将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蜀汉、东吴之间矛盾的爆发也有荆州问题。荆州这么重要为何看似平庸的刘表能一直坐镇呢?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刘表此人。
治世之贤臣,乱世之庸人
这句话是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对刘表的评价,看起来和曹草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间雄”前半句非常地相似,但后半句却相差得非常大,曹草是间雄而刘表只能成为庸人。那么我们看看刘表一生的经历,怎么从贤臣一步步走向了庸人。
公元142年刘表出生在山阳郡高平县,刘表是汉室宗亲,因少年成名身高体长、长相俊美被称为“八骏”之一,这八个基本都是少年成名贵族子弟。如此一看刘表此人也是前程似锦。可惜刘表参加了“党锢之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祸端呢?汉灵帝时期,贵族、士大夫与宦官之间的争斗不止,贵族、士大夫不满宦官乱政,但汉灵帝非常宠信宦官,致使两次“党锢之争”都以士大夫阶级失败而告终。少年的刘表也怀着一颗挽救汉室与危难之间的心,参加了“党锢之争”,最终被以“党人”罪名被禁锢,直到公元184年,禁锢解除刘表才重新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此时的刘表已经42岁,可以说刘表是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是被禁锢的,不能参与政治。
公元190年,荆州刺史王叡为孙坚所杀,董卓派刘表前去继任,但刘表无法赴任,因为荆州之地宗贼昌盛,各大势力之间盘根错节,在鲁阳还有袁术的虎视眈眈,刘表只得匿名潜入荆州城。单抢匹马的刘表与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共谋大略,铲除了荆州的宗贼势力,从此刘表也成为了一方诸侯。
刘表接手荆州之后一直采取的是中立的态势不争不抢,这和刘表深受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刘表采取中庸之道,那刘表在荆州注重发展什么呢?因为刘表采取的中庸之道,使得荆州在乱世的三国成为一片,当时的很多名士都慕名而来,比如鼎鼎大名的诸葛亮都曾来荆州隐居,许多的百姓也在当地安居乐业。刘表开立学馆大力发展教育业,至于来投的学者刘表也给予一定的资助,在《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记载:荆州学校的规模和制度远远逸出郡国学的范畴,不妨说是洛阳太学的南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刘表采取的政策,若在和平时期可以把一个国家、一个州发展非常地好,人民能安居乐业,也能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可以说刘表也是威震一方的牛人,然而可惜的三国是乱世,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
刘表作为一方诸侯想让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安居乐业,因为本身所受的思想、年纪等问题已无力无心再一图天下,但曹草、孙权、刘备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一直有争王争霸之心,也就说“树衣静而风不止”,即使刘表想中立也一直受到袁术、孙坚等势力的侵讨。荆州名士众多、物产丰富刘表重点发展了教育业,而没有发展军事,此乃刘表成为庸人的原因之一。反观其他势力曹、刘、孙一直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军事实力,一直在争夺管控区。
其次,本身这个问题也不是刘表的问题,只能说刘表赶上了这个时期。在刘表生前一直能以抉择的问题就是荆州之主下一任的人选问题,本来这是需要皇帝来定夺的事请,无奈汉室已不是以前的汉室,刘表只能自己定夺。最终刘表选择了次子刘琮,长子刘琦选择镇守江夏。因为继承问题致使荆州的实力得到了削弱,在曹草再次攻打荆州之时,荆州已无往日的和谐、凝聚只能投降!
综上所述,刘表在年少之时也一颗救国救民之心,因为“党锢之争”放弃了梦想,转而专心致志地管理荆州发展经济、教育使百姓安居乐业,如此来看刘表在和平年代也是一个治世贤臣,但因为时代背景的问题,刘表想得太理想了,最终在刘表离世之后荆州也土崩瓦解!那你是怎么看待刘表的呢?
欢迎关注,谈笑风史,感受古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