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公元1046年左右,周武王率领大军东征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商朝军队纷纷临阵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在鹿台自焚而死。之后,周武王率军进入朝歌,用黄钺砍下纣王的首级,悬挂在大白之旗上。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周武王却没有斩草除根,反而加封了纣王的儿子以及兄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武庚之乱
周武王在商朝的都城举行了盛大的祭祀仪式,他向上天表示自己“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之后,周武王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另外,周武王没有诛杀纣王的亲族,他册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让他继续管理殷商的百姓,“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同时,周武王还让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辅佐武庚。
周武王死后,周公旦辅佐年幼的周成王,这引起了管叔、蔡叔的不满。与此同时,武庚也不甘心做周朝的臣子,他想恢复商朝的统治。于是,武庚与管叔、蔡叔勾结,他们发动了叛乱,一时间许多商朝遗民都纷纷响应。周公旦奉周成王之命,率军东征,最终平定了叛乱,“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二、不绝殷祀
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周朝仍然没有灭掉商朝的王室,周公旦以周成王的名义,册封了纣王的大哥微子启,“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启是个贤明的统治者,“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微子启死后,他的弟弟微仲衍继位,其后代子孙一直做宋国的国君,直到战国时期,宋国才被齐国所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后一个朝代统治者通常都要把前朝的“余孽”斩草除根,或者是将其控制起来。周武王在灭掉商朝后,却册立纣王之子武庚;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册封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这背后到底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原因呢?其实,周武王、周公旦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有着非常现实的原因!
三、“小邦周”与“大邑商”
周朝原来是商朝的臣属,经过几代统治者的发展,才在周武王时期灭掉了商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周朝建国之初都是落后于商朝,毕竟商朝已经统治了数百年的时间。所以,周朝人自称为“小邦周”,而称商朝为“大邑商”。商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黄河流域的势力很强,就连江淮一带也深受其影响。
周武王、周公旦虽然灭掉了商朝,但是商朝遗民仍然具有很强的实力。为了笼络、安抚商朝遗民,最好的方法就是册封商朝的贵族。于是,武庚、微子启先后受到册封。然而,周公旦发现商朝遗民的数量太多,对周朝仍然构成威胁,于是他又采取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将那些反叛的“顽民”迁到成周附近,将“殷民六族”迁往鲁国。
参考资料:1.《西周史》;2.《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