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秦国君主传到秦王嬴政时,秦国才用武力吞并六国,完成了秦统一大业,如果没有嬴政,假如荆轲刺杀秦王成功,也就没有后来的秦始皇,那么秦国还能一统天下吗?毕竟秦始皇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
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当时有实力统一天下的诸侯国就只有秦国。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诸侯列国之中已经没有任何一国可以单独和秦国进行全方位的对抗,此战为秦国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秦统一天下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只剩下时间问题。
即便没有秦始皇,秦国依然是当时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诸侯国。因为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增强,发展到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成为当时天下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换句话说,当时最有可能统一六国的只有秦国,如果连实力最强的秦国都无法完成统一,那么山东六国更没戏。
就算荆轲真的刺杀嬴政成功,对秦国来说,无非就是换了一个君主,以及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已,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削弱秦国的国力,秦国依然是诸侯列国中国力最强的国家。
对六国而言,秦王遇刺身亡固然是个好消息,但无非只是拖延一些时日罢了,在嬴政继位秦王之前,秦国五年内就连丧三王,六国也没能乘机消灭掉秦国,强大的秦国依然是照常运转,日益强大。
至于如果没有秦王嬴政,秦国最终还能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进程?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局,以及秦国所掌握的优势。
嬴政继位前,秦国掌握的优势
众所周知,秦灭六国之战是由秦始皇发起的,也是秦始皇顺利结束了统一天下的战争,不过秦国的统一战争早在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时期就已经开始。
在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楚国的国都郢都被白起率军攻破并占领,楚国的先王坟墓也被烧毁,楚军不敌,且不能复战,楚王只好迁都到陈丘,从此郢都成为秦国的南郡。随着秦军攻破楚国国都,也揭开了秦统一战争的序幕,同年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随后秦昭襄王不断向各国发起战争,著名的战役有“华阳之战”。在华阳之战发生后不久,魏国人范雎入秦,向秦昭襄王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为此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此后秦国将重点放在邻国,开始集中力量先打败邻近的诸侯国,再逐步兼并其他各诸侯国。
之后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最后决战于长平,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对于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以秦国胜利告终。而此战不仅对秦国很重要,也是战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秦国通过此战解决了在中原上最强的一个对手赵国,至此,山东六国不再是秦国的对手。
《史记·秦本纪》记载:“昭襄王五十三年,天下来,宾。韩王入,朝,魏委国听令。”
长平之战也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发的战国时代即将终结,东方六国将迎来最后的末日。在秦昭襄王晚年时,天下各国大多都向秦国归顺,韩国和魏国对秦国更是俯首称臣,一切听命于秦。可见在秦昭襄王时期对外取得的军事成就,已经为秦统一战争奠定了胜利基础。
虽然在秦昭襄王去世后不到五年的时间内,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也先后去世,但并未对秦国的国力造成影响,并且国力还有一定的增长,秦国依然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反观六国,在嬴政继位秦王之前,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的国力却不断衰弱。
韩国因地理原因,处于魏国、齐国、楚国、秦国包围之中,完全没有发展空间,在战国后期,韩国已经沦为秦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缓冲地,苟延残存。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
燕国就更不用多说了,燕国竟然在元气大伤的赵国手中屡战屡败,这样燕国又如何是秦国的对手呢!
魏国在信陵君死后,对秦国的攻势已经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在苟延残喘中度日,等待灭亡。
楚国自楚怀王客死秦国后,楚国的国势就开始迅速衰弱,后被秦军攻破国都郢城后,楚国更是一蹶不振。
齐国在公元前284年,经历秦、燕、韩、赵、魏五国伐齐之后,也是元气大伤,无力再和秦国抗衡。
在战国末期,秦国是蒸蒸日上,六国却是不断衰弱,两者相比可谓是高下立判,六国的实力已经距离秦国相差悬殊,几代秦国先君已经为秦统一战争打下了胜利基础。此时秦国能得到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君王固然很好,不过也能算是锦上添花,继位的秦国君主只需要做好收尾工作即可。
之后嬴政继位、亲政掌权后,便开始积极推行统一战略,经过几年的准备,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历时十年,秦国便先后兼并了韩、赵、燕、魏、楚、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平均攻灭一国用时仅一年半多点,真是难以想象,六国究竟衰弱成何种模样!
假设荆轲刺杀秦王成功后的发展
看到此处,其实做不做假设已经没有什么必要,如果荆轲刺杀嬴政成功,秦国之后的发展,无非就是复刻另一个“秦王嬴政”。只要秦国的国力没有被削弱,六国灭亡的命运几乎很难被改变,秦国王位的更替,对于六国而言,也只能换来一段时间的苟延残喘罢了!
何况在荆轲作为燕国使者入秦时(公元前227年),山东六国已被秦国灭其二。在公元前230年,韩国就被嬴政派内史腾攻灭;公元前229年,嬴政又派王翦大举围攻赵国,一年后,秦军大破赵军,赵国的都城邯郸也被秦军攻占,成为秦国治下的邯郸郡,虽然剩下的赵国王族公子嘉带领数百人逃到代郡,自立为王,但赵国已是名存实亡。
此时除秦国外,天下只剩下的燕、魏、楚、齐四个大国,面对秦国,只有楚国和齐国还有一战之力,燕国和魏国连一战之力都没有。魏国面对秦军连战都不敢战,只能据守国都大梁城,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而燕国更加不堪,太子丹刺杀秦王的计划失败后,太子丹的父亲燕王喜在秦军的追击下,竟然斩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求和。
可以说四国只剩下齐、楚两国,但齐国和楚国能阻挡住秦军的进攻吗?结果显然是很难做到的,最终也难逃被秦国灭亡的命运。即便荆轲刺杀秦王成功,秦国要想统一天下也没有太大的难度,新继位的秦王只需要拥有一般的君主才能,加上中等大臣的辅佐,便能完成统一大业,况且王翦、蒙恬、李信、王贲、蒙毅等大将都还健在。
至于燕国太子丹为何要刺杀秦王嬴政?只因两人曾经是好友(太子丹也曾在赵国做人质,和同为质子的嬴政交好),嬴政成为秦王后,太子丹依然还是燕国太子,后来太子丹被其父亲派往秦国做人质后,嬴政对太子丹的态度不太友好,于是太子丹便逃回燕国,准备伺机报复嬴政。
但燕国弱小,加上太子丹的父亲燕王喜昏庸无能,且极为胆小,太子丹只能另寻办法,最终决定派遣刺客荆轲入秦刺杀嬴政,以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燕国肥沃富饶的土地、重要的农业区)之地的地图换来接近秦王的机会,已达到图穷匕见,伺机刺杀的目的。
不过即便荆轲刺杀成功,秦王之死削弱不了秦国的国力,六国也不会因此变得强大,无非只是让各国多了一些残喘时间,秦国还会迎来下一个秦王,直到攻灭各国,完成统一大业。
嬴政的长子扶苏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秦王,荆轲刺秦时嬴政三十三岁,扶苏当时大概是十几岁,不到二十岁,和嬴政十三岁继位秦王的年龄也相差不多,俨然就是下一个“秦王政”,之后进行冠礼亲政,再次推进统一战略。
结语:
在战国后期,秦国已经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并且国力日益增强,反观六国却不断衰弱,秦国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六国注定要被秦国灭亡。即便没有了秦始皇,也会有新的秦王,继续完成秦国多年以来未完成的统一大业,成为下一个“秦始皇”。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经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