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兴起,各地城隍皆异,诞辰自然也不同。直至明朝时期,农历五月十一日被定为天下都城隍诞辰日。
值此殊胜之际,恭贺天下都城隍降诞之辰,华夏子孙,无论道俗,恭诵《城隍宝诰》,祈愿城隍垂恩,护佑平安!
城隍爷不仅有护城佑民的职责,同时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是主掌冥籍之神,负责辖区一切音间事务。新亡故的人,也都先去本地城隍处报道,经核实验证后,才统一送入地府。
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一般来说,城隍都是历史上的忠良之人,或是有功于民的功臣,或是为国而死的烈士,或是正直善良之人。
如苏州城隍春申君黄歇,他连横抗秦有功;杭州城隍文天祥,他是不畏权贵的忠烈之士;青阳城隍海瑞,他是著名的清官;武汉城隍岳飞,他是著名的民族英雄;还有上海的三城隍霍光、秦裕伯、陈化成等等。
这些城隍有的是由帝王而封的,有的是老百姓自己选的,皆是德行上佳的人,可见人们在其中寄托着的美好愿望。
明朝朱元璋时期城隍信仰被提升,得到了国家祀典尊崇,城隍被封为“王、公、侯、伯”四个等级。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则下旨封开封、临濠、束和、平滁四城的城隍为王,职位正一品,与人间的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级,又封各府、州、县城隍为公、侯、伯为监察司城隍威灵公,职位正二品;监察司城隍显佑侯,职位正三品;监察司城隍显佑伯,职位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庙,规模高广与当地官署衙门完全一样,还按级别配制冕旒哀服。洪武三年(1370)正祀典,诏去封号,只称“某府或某县城隍之神,又令各地城隍庙不得杂祀其他之神。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庙里,所以他对土地庙以及土地的“上司”城隍极为崇敬。明孝宗年间(1488—1506),莆田抗元英雄陈文龙(1232—1277)被封为福州城隍爷,从叔抗元英雄陈瓒(1232—1277)被封为兴化府城隍爷。
自清代开始,城隍神明确归类:都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省。府城隍(侯爵,绥靖侯):掌管府。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当然在一些特殊地点或特殊机构中也都存在着这四类以外的城隍。如苏州除了府城隍之外,还有布政财帛司“城隍”庙、按察纠察司“城隍”庙、粮巡道城隍庙。
长洲县的城隍还兼“七省漕运都城隍”,即漕运总督的城隍。
一般来说,就如同一地只能有一个行政首长一样,城隍神的分布原则上是一地一城隍,而在一些请况下,也会出现一地多城隍的现象,如首都北京就有三个城隍庙,分别为北京都城隍庙,江南城隍庙以及紫禁城内城城隍庙。
城隍签发“冥途路引”
“冥途路引”,顾名思义就是死后赴幽冥路上所用的介绍信或者护照,在各地都有广泛的流传,现在大家去一些地区的纸扎铺或者金纸店还能看到这类物件。
在道教,这类路引需要去当地的城隍庙,盖上城隍老爷的大印方才有效,或者有举行法事的道士法官盖印出具,也可以。并不是买来直接烧一烧就有用的,这就好比你随便路边摊上办本错别字连篇的假护照,到了海关还不给扣下来呀。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曾记载他的一位朋友的故事。纪晓岚有一位朋友叫田松岩。那年六月,他的一位随从侍卫死在滦阳这个地方,当时有一位总兵名叫爱星阿,和这位随从是好朋友,于是为他亲自准备棺椁,护送他的遗骨回乡,一天晚上半夜起来上厕所,月SE微亮,看见一个人模模糊糊,就像站在烟雾之中,问他是谁也不回答,骂他也不为所动。
这位爱星阿总兵,据说平时就有些音阳眼,再仔细一看,正是死去的那位侍卫,即是熟人那也就不害怕了,于是特地对他说,“当初为你办丧事的时候,我能力有限,东西准备的不多,你也知道我没钱,今天在这里现形,不会是怪罪我吧”。
说了之后,那侍从的鬼魂依旧不发一言,于是又说,“我听说死于塞外之人,不烧路引文牒,他的鬼魂进不了关,我不小心忘记了这件事,现在将要进关,你不会是因为这件事来的吧”。
此话说完,鬼魂随即弯腰作揖,一下子就不见了。
于是这位爱总兵,特地写地为他准备了文牒前往当地城隍庙焚化,从此就再没有见过他的鬼魂了。
城隍宝诰
志心皈命礼。
社稷古公,天下正神,
铨福国显忠之行,禀赏善罚恶之仁,
都邑之主,诸郡侍从,
所隶十三布政,案判一十八司,
庙社万年,恩扶亿劫,
设作福作威之柄,造注生注死之权,
运神力以护郢川,遇音兵而驱夷寇,
至灵至圣,乃正乃公,
护国保宁佑圣王威灵公感应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