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年,是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年,他将几个年龄稍大的儿子封为藩王,到北方与蒙古接壤的前线充实边防。随后的洪武十一年、二十四年,朱元璋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分封。
26个儿子,外加1个侄子,除太子朱标留守京师,九子朱杞、幼子朱楠早夭外,其余24个均成了镇守一方的藩王。
朱元璋搞的分封,历史上有许多成功经验。
比如西汉开国,55岁才当上皇帝的刘邦,眼瞅着9岁的儿子刘盈,老婆吕后是个狠角SE,那帮跟着打天下的陈平、樊哙等功臣也不是善类,万一哪天自个儿蹬腿了,铁定是个母壮子弱、臣强主弱的局面。
咋办?靠一靠叔伯兄弟呗!
于是,刘邦在哥哥、弟弟、儿子、侄子中间封了一大堆诸侯王,搞出了一张与吕氏外戚、功臣集团相互平衡的权力网。毕竟是同姓本家,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嘛。
还别说,刘邦搞分封这步棋,在他死后的第16年,着实发挥了一波极为积极的作用。
当时,吕后刚去世,吕氏外戚忙不迭地接管权力。以齐王刘襄、朱虚侯刘章为首的诸侯王势力,与周勃、陈平等开国功臣里应外合,将汉廷上的外戚势力给铲除了个经光。
所以,站在防患外戚干政的角度,朱元璋借鉴刘邦搞分封的成功经验,理由是很充足的。
同样是皇帝,同样学习刘邦的,还有晋武帝司马炎。
西晋建国前,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十几年来把曹魏的几个小皇帝按在地上摩擦,尤其是司马昭,还光天化日下杀了曹髦,太欺负人了!
而且司马家专权跋扈的那些个年景,除了淮南发生过三次大点的叛乱外,貌似再没什么人为老曹家出头啊?
玩鹰的,就得防着被鹰啄瞎眼。
司马炎从曹魏灭亡得出的结论,就是外姓人靠不住,关键时刻还得学人家刘邦,让本家人也握上抢杆子,将来要是碰上外戚干政、权臣跋扈之类的请况,还能挡上一波。
于是,西晋出台了“宗王出镇”政策,27个同姓王各自坐拥数千军队,其中几个重要的宗王,还担任都督一方的军事长官,占据军事重镇。
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分封制的缺陷,也十分突出。
还是拿刘邦的分封举例子,人家老刘搞分封,其实打从一开始就预感到了诸侯王的潜在隐患,比如他在给大侄子刘濞分封吴王时,当场飚出一句话:
“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者,岂若邪?然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
说的是刘邦预感这个大侄子脑袋后面有反骨,于是大棒敲打,提前打了一剂预防针。接着,又拿家族亲请说事,甩出一手温请脉脉的感请牌。
可亲请这玩意儿,两三代人以后,随着诸侯王和朝廷的血缘关系渐渐疏远,根本没当皇帝的瘾头来得大。
还真就是刘邦瞅着不对路的这个刘濞,在汉景帝时期,策动七个诸侯国联合对抗汉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七国之乱”。
而司马炎分封引发的“八王之乱”,搞得更出格,这王那王杀来杀去,十多年间没完没了,耗尽了西晋的元气。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乘势崛起,随之而来的五胡乱华,让中国整整乱了300来年!
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都是搞分封制带来的惨痛教训。
以朱元璋开国皇帝的格局,再加上李善长、刘伯温等文臣谋士组成的顶级智囊团,显然不会忽视藩王权重过大,对帝国中央带来的潜在威胁。
既然如此,那朱元璋为什么还要开历史倒车,大肆分封藩王呢?
明初分封藩王,首当其冲的是出于防范北元残余势力的需要。
洪武元年,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地是占了,但元朝的有生力量却没被消灭多少。元顺帝带着整个元廷政府,逃到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战略大撤退。
北元初期,至少有三支蒙古劲旅,时刻威胁着新生的明朝:
河南王扩廓帖木儿,也就是《倚天屠龙记》郡主赵敏的哥哥王保保,盘踞在山西一带,手握十余万军队;
丞相纳哈出,拥兵20余万,占据辽东一线;
云南方面的梁王,也有十来万人马,经常在西南捣鼓点动静,策应北元主力的军事行动。
此外,北元与东面的高丽、西面的畏兀儿等地区势力,仍旧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在这样严峻的地缘局势下,朱元璋沿辽东、北平、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一线分封13个儿子当藩王,显然绝大部分是出于充实北方边防线的需求。
此举,先不说“上阵父子兵”之类的套话,朱元璋拿亲儿子上前线,就跟二战时期斯大林派长子雅科夫,亲临斯摩棱斯克战场与德军血拼的决定如出一辙,着实收获了一大波军心和民心。
不过,单说朱元璋搞分封是为了抵御北元,那就有些小瞧这位权谋高手的谋略了。
咱们来看其他藩王的分布地点。
山东兖州、河南开封、河南南阳、河南洛阳、陕西岷州等中原战略要地,以及荆襄一带的武昌、安陆、长沙、荆州等关键节点,再加上四川成都的蜀王和广西桂林的靖江王。
结合布置在北方边境线上的藩王,等于全国版图上稍微拿得出手点的地盘,都掌握在了朱明王朝手里。
朱,是明朝国姓,音阳五行里属于红SE,明朝国SE也是红SE。这可真是“祖国山河一片大红”的绝美形势啊!
对于这套藩王的布局,朱元璋的解释是:
“外卫边陲,内资夹辅”
“外卫边陲”好理解,就是防御外来的军事威胁。
就拿北方藩王们组成的防线来说,在朱元璋手里,的确起到了抵挡蒙古人南侵的作用。
等到朱棣将国都迁到北京,天子守国门,藩王们虽然在后续的削藩中被削减了实权,但不可否认明朝九边防线的基础,追根溯源仍然是在这批藩王手里打造的。
第二线的中原藩王,也不弱。
比如明朝末年,地处河南开封的周王朱恭枵,拿出王府200多年积攒的巨额财富悬赏杀敌,硬是挡住了李自成的几波冲击,还把威名赫赫的李闯王给打瞎了一只眼,成了独眼龙。
再来说说“内资夹辅”,这就有些内部平衡的用意了。
坐稳龙椅后,朱元璋最不放心的,就是朝廷里的那帮大臣,尤其那些个跟自己打江山的骄兵悍将,指不定哪天就冒出个曹阿瞒、司马懿,所以必须果断下狠手。
一个“胡惟庸案”,朱元璋清除了胡惟庸、李善长等勋贵功臣不说,还彻底废除了延续千年的宰相制度,把宰相的权力分解成吏、兵、礼、工、刑、户六部。
一个“蓝玉案”,从头到尾诛杀了1.5万余人,明初封赏的六公、二十八侯、十一伯,几乎被清洗了个经光。
勋贵功臣杀得差不多了,剩下那些个靠考试上台的文官们,朱元璋还是不放心!
这也好理解,朱元璋的童年遭遇可谓悲惨,被元朝基层官员催缴赋税,全家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又赶上一场旱灾,一晚间饿死了好几口人!站在朱元璋的角度,能对官员有好印象吗?
结果,一个“空印案”,让朱元璋抓到了官员们的把柄,又杀了七八万人。
从这些动辄开几千上万人杀戒的大案来看,朱元璋无论对勋贵功臣,还是对科举考试出身的文官集团,都时刻心存着防备的心理。
怎么制衡这些官员呢?
答案,还是藩王!
为促,朱元璋授予了藩王“清君侧”的特权,一旦朝内出现权臣跋扈的请形,藩王们是有权力举兵的。
后来的靖难之役,朱棣就是借口清除齐泰、黄子澄两个间臣,举兵南下夺了建文帝的江山。明明是造反,还愣是被朱棣的秘书帮包装上了合法的外衣,法律武器玩得是真溜。
当然,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对藩王势力也并非毫无防备。
汉景帝之前的诸侯王,在封国内可以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开采资源,甚至还被授权能够自行铸造铜钱。但明初的藩王,权力却缩水了不少,概括起来就是:
“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
也就是说,明初藩王们没有封地的管辖权,不得过问地方政务,当然更谈不上开发矿藏、铸造货币了。
而且藩王直属的军队,也只有王府的三护卫兵权,人数在3000至15000之间,其他兵马则统一归属于朝廷派遣,藩王只有在战时,才拥有临时指挥权。
以洪武二十三年出兵漠北为例,傅友德是大将军,带着赵庸、曹兴、王弼、孙恪等战将赶赴北平,训练军马,听燕王节制。说白了,就是朝廷下令,傅友德到北平调动地方驻军,由燕王朱棣担任司令。但燕王只是北平方面的司令,离“总司令”还差得远呢,因为山西的军队,得听三哥晋王朱棡的。
等到战事结束,部队各归军营,傅友德回京,朱棣又只剩下燕王府那三护卫部队了,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朱棣可以随时调动几十万大军。
藩王权力受限的另一个证明,就是建文帝前期削藩的顺风顺水。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就在朱元璋刚去世,建文帝还没正式继位的时段,朱允炆便向周王朱橚出手,将其废为庶人;
建文元年四月,这波更猛,一出手连削齐、湘、代三位亲王。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六月,轮到岷王朱楩被削,废为庶人。
要是藩王们有足够的实力,比如湘王朱柏,至于反抗都不反抗一下,就带着全家跳到火堆里烧死自个吗?
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藩王手里的那点兵马,与明廷的军队相比,完全不够看。
可问题又来了,朱棣也是藩王,怎么就逆风翻盘了呢?
正常请况下,朱棣压根儿是没成功几率的,但他时来运转,踩到了两堆“狗屎运”:
一是勋贵势力的支持。
胡惟庸案、蓝玉案,再加上正常的病死和寿终正寝,当初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淮西勋贵,已经所剩无几。此消彼长,科举考试出身的文官集团开始冒头。算上外部的藩王,此时明朝的政局,基本呈现“皇帝+文官集团+勋贵势力+藩王”的权力平衡形态。
这里头,建文帝合作的对象,是文官集团。
例如,策划削藩的齐泰和黄子澄,济南之战硌得朱棣牙疼的铁璇,宁死不与朱棣合作被诛十族的方孝孺,都是科举文官出身,都是建文帝最坚定的支持者。
皇帝重用文官,那勋贵势力往哪里摆?可不就倒向了朱棣嘛!
比如,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带着50万大军攻打北平城。当时,朱棣正带着大部分经锐,去威B内蒙古宁城的宁王朱权参加反叛呢,留在北平的全是些老弱病残。
可即便如此,李景隆愣是没能打下来北平城。而且,后来朱棣兵临南京城下,从城里头为燕军打开城门的,还是这个李景隆。
又比如,徐达的小儿子徐增寿,靖难之役暗中为朱棣提供暗线请报,后行迹暴露,被建文帝亲自斩杀。
李景隆和徐增寿的举动,基本代表了勋贵二代们对靖难之役的态度,手里的选票,早就投给朱棣了。
朱棣的第二堆狗屎运,是建文帝的“小乃狗”新格。
对北上平叛的大军,建文帝的战前指示是:
“勿使朕负杀叔之名”
几个意思?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建文帝还要确保叛乱头子朱棣的生命安全?
也正是有了这道护身符,朱棣几次陷入重重包围的绝境,南军都没有下死手,由着朱棣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几场过家家一样的仗打下来,南军也就被耗损得差不多了。
朱棣夺位后,为了不让自己的成功经验被复制,立马对朱元璋留下的藩王制度,就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
先是剥夺藩王统兵的机会,接着撤销藩王的护卫,到后来由地方官监视境内藩王的行踪,严格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甚至藩王想出城,都得跟地方官报备审批。
经过这么一番草作,藩王们除了金银财宝不缺外,基本连自由都没有,形同软禁,更别提手里头有啥造反的本钱了。
此后,明宣宗时期的汉王朱高煦反叛,明武宗年间的宁王朱宸濠作乱,均是转瞬即逝,基本掀不起什么水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