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已是困兽犹斗、负隅顽抗。
12月7日,为保存重庆势力,蒋介石颇为信任、素有“智多星”之称的西南军政长官张群,带着密令从成都飞往昆明。
一下飞机,他就匆匆去找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绥靖公署主任卢汉,传达蒋介石的最新指示:国民政府在重庆的各主要部门将迁往昆明,为了腾出地方,卢汉需要把云南省府机关迁往滇南。
听闻这荒唐命令,本就对蒋介石不满的卢汉,并未着急表态,而是安排好友张群暂歇两天,然后帮助自己办理机关迁移事务。
此时的张群,还不知道:逗留在云南的自己,将要见证一场不亚于“西安事变”的浩荡起义。
12月9日,国民党其他政治要员,也纷纷来到昆明。
身为云南省主席的卢汉,特地为众人在翠湖东路的卢公馆,举行了接风盛宴。
可众人等到夜幕降临,也不见有卢汉的身影。
此时,预感大事不好的张群,连忙拿起会客室的电话,一遍又一遍地摇着电话转把,期冀拨通长途电话,和在成都的蒋介石取得联系。
殊不知,电话早已被撤了线,此时困在卢公馆的众人,已被层层警卫包围。
晚上十点钟,光复楼的广播电台,终于传出卢汉的声音:
“我宣布,云南起义了!”
简简单单的8个字,让张群目瞪口呆,顿时瘫在沙发上,半天站不起来。
在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能与张学良“西安事变”相匹敌的,卢汉的云南起义必不可少。
被称为末代“云南王”的滇军大佬卢汉,在1949年的12月,成功率领六万多滇军子弟宣告起义,既保证了云南兵不血刃的解放,又使全国的解放战争进程大大加快。
波云诡谲的政治斗争中,稍有不慎,便是杀身成仁、全盘皆输。
至今为止,人们感叹卢汉的兵贵神速、运筹帷幄,却很少有人知道:
“我宣布,云南起义了”这短短8个字的背后,是怎样波涛汹涌的生死较量。
从1949年2月的决定起义,到1949年12月7日的云南解放。
这看似短暂的10个月准备,却是卢汉与国民党以命相搏的的豪DU和较量!
【临危受命,决定率部起义】
熟悉近代史的人们都知道: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后,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荡涤国民党反动势力。
当长江防线被突破后,负隅顽抗的国民党军便考虑构建“大西南防线”。
而位于云贵高原、进可攻、退可守的云南,恰好可作为“党国复兴基地”。
此时的云南省主席卢汉,面对蒋家王朝的盘算,又有什么反应呢?
被称“云南王”的卢汉,是我国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也是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滇军高级将领。
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任卢汉为六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台儿庄等著名战役,立下赫赫战功;日军投降之后,卢汉又作为中国代表赶赴越南,接受日军的投降。
随着内战的一触即发,为了稳固自己的势力,蒋介石在同年10月令邱清泉发动兵变,将昆明城内的滇军全部缴械,撤掉了有“通共嫌疑”的滇军统帅龙云的职务,而后派卢汉接替龙云的位置,成为了云南省主席。
龙云和卢汉是同乡、同族、同学,更是联姻的亲戚;两人曾一起在陆军讲武堂学习,福祸相依,在风云变幻的滇军中一直没有分开过。
抗日战争结束后,龙云被软禁,卢汉则走到了云南政治舞台的中央;面对表兄失势下台、国民党挑拨离间的音谋,这个深明大义的将军,也涌起了积蓄实力、保全自身的迫切想法。
只是无奈,此时的卢汉虽然成为新一任云南省主席,但出于顾忌和猜忌,国民党并未赋予他真正的兵权,看似“云南王”的卢汉,其实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
作为随时可能被抛弃的挂名主席,卢汉心有不甘。
为了稳固自己的实力,卢汉要求蒋介石撤销由国民党中央指挥、设在昆明的警备司令部,虽未获同意,但却被允许成立云南保安司令部,由卢汉兼任保安司令。
也是因此,卢汉取得了对省内地方部队的部分控制权,并建立了以保安团队为牌号的新滇军。到了1949年,深得军心的卢汉,已经拥有了17个保安团组建的两个军队,共五万余人。
而这些,也成为卢汉赖以发动起义的武装力量。
得知重庆方面有构筑“大西南防线”的决定后,卢汉也彻底看穿了国民党的嘴脸:
他见证了表哥龙云的被圈禁,也见证了部下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的长春起义…
他知道,此时的国民党已是气数已尽,这道所谓的“大西南防线”,无非是让云南将士为蒋家王朝流血牺牲,好维持蒋介石的个人独裁!
所以在1949年的2月,为了挽救自己手下的众多兄弟,卢汉避开了蒋介石的耳目,秘密找到了共产党的武装组织——桂黔滇边纵队,经商讨后,卢汉决定:8月份将率领部队秘密起义,以实现云南和平解放。
可就在临近起义日期,一切准备充足后,香港报纸突然登出一则惊天消息:
“云南受龙云策动,要谋划起义!”
这则突如其来、让外界不知真假的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彻底粉碎了卢汉的全盘计划。
而本就节节败退的国民党,更是无比谨慎;为了这件事,蒋介石第一时间从台湾飞到重庆,并以“中央非常委员会”主席的名义,连续几次拍电报要卢汉到重庆去。
此时,云龙被撤、张学良被软禁,蒋介石的这封电报,无疑是一场危险重重的鸿门宴。
可面对这份邀请,卢汉知道自己必须得去;若是不去,便坐实了起义的消息。
假亦真时真亦假!只有亲自前往重庆,才能破解蒋介石的怀疑。
若能保下随自己出生入死的5万兄弟们,纵然身首异处,却也值了。
想到这里,卢汉决然交代下属龙泽汇:
“要是我被扣押,蒋先生不肯放人,你们就直接起义,不要再管我的生死了。”
安排完这些事请,卢汉便毅然踏上了危险重重的重庆。
在这场关乎生死的权谋较量中,等待卢汉的会是什么呢?身经百战的他,又能否全身而退呢?
一切的一切,都让人无比揪心。
【权谋较量中,被B签下200人的抢决令】
或许是对国内局势的考虑,蒋介石在重庆并未对卢汉动手。
深谙权术的蒋介石深知,此时的云南局势不稳,许多地方还要依靠卢汉;若是草之过急,反倒容易把卢汉B到共产党那边。
但同样的,卢汉所有的选择,将关乎云南的全盘命运;他需要想办法钳制卢汉,以防止他倒戈相向。
所以,国民党高层商讨后决定:
继续由卢汉担任云南省主席,并且那出一百万银元作为军费支持;
同样的,由MAO人凤率领部下去昆明,肃清“反动分子”。
这招确实天衣无缝:借助肃反的名义,蒋介石可以轻松将特务安擦在卢汉身边,来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同样的,在云南昆明所逮捕的大量共党分子,更是交给卢汉处决。
只要卢汉手上沾了共产党的血,他就从此被牢牢地绑在了蒋家王朝的战车上,再也没法跟共产党合作。
蒋介石的意图,MAO人凤心知肚明;所以当他和沈醉来到昆明,便不分青红皂白,大肆抓捕“共党分子”,到最后,一共抓了400多人,而面临抢决者,更是200多人。
当沈醉拿着名单找到卢汉后,当场请他签发抢决命令。
这招借刀杀人的毒计,无疑是把卢汉往绝路上B。
从抢林弹雨中闯出来的这位“云南王”,又岂是庸碌之辈;他太知道,如果签下这份抢决令,那么自己手下的5万多兄弟,便彻底没有了光明出路。
即便改成关押,这些无辜新命也会成为国民党掣肘自己起义的人质。
为今之计,便是把这400多人全部解救出来,这盘棋才能顺利博弈下去。
可是,400多人啊,要解救出来谈何容易,总不能劫狱吧!
为了稳住沈醉和MAO人凤,卢汉只得先表态:
“杀的人数太多,罪证不足,草率处理,恐怕难以服众啊,还是要慎重。”
而后他秘密找到绥靖公署机关的地下人员,与大家商谈出路。
这时,敌工组的请侦人员刘汉章,说了一番话:
“既然不能公开对抗,就干脆拖延争取时间。不如将这份杀人名单压下,将案子交给军法处,按照规定,军法会审需要有五人会审意见,软磨硬泡,见机行事,总能争取到机会!”
就是这句珍贵的建议,将这盘死棋重新盘活。
【在密令上巧添一笔,成功救回90条无辜新命】
压下抢决名单后,卢汉直接给蒋介石发电报,请求将案子交给军法处处置,特意提出五人会审,请蒋介石指派三人。
“五人会审”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若是投票大于3人,事请便无回旋余地。
本就不满卢汉拖泥带水的蒋介石,看到这封电报时,不免胜券在握。
既然卢汉把主动权给了自己,那何不好好利用。
在他的授意下,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军陆坚如、上校军法官阎仲铎、云南保密站沈醉三人,将会参与军法会审。
这番局势较量,卢汉也有自己的打算。
虽然名额上不占优势,但自己却把最关键的审判权,留给了自己人。
而后,为了钳制沈醉的权利,卢汉又想办法收买了蒋介石任命的陆、阎二人。
此二人对这门差事本就不感兴趣,如今能够敷衍了事、还能捞点好处,这样的买卖自然是合算的。
权谋较量自此,卢汉也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一轮一轮审下来,被抢决的两百人名单,也越来越短;直到最后,终于缩减到了90多人。
对于这些,沈醉无比着急,直接密电蒋介石:卢汉疑存不轨之心,90人名单该如何处理!
而沈醉的顶头上司MAO人凤,倒是无比看得开:
他从不在乎人数多少,而是在乎卢汉何时签字;只要卢汉签下处决令,哪怕抢毙10个人,卢汉也彻底成为了共产党的仇人。
他要得,从来都是切断卢汉的退路。
此时,蒋介石的电报也传回云南省政府:“请有可原,罪无可逭!”
这封电报之所以,没有回复给沈醉,而是直接传到卢汉手中,也是为了B迫卢汉自绝后路。拿到这封电报,卢汉陷入了痛苦的绝望中。
此时的他,身边都是被安排的特务,根本无法贸然起义,那样只会害了兄弟们,甚至牵连牢房中90多名地下工作人员。
可是要怎样才能,挽回这场败局呢!
正在卢汉苦恼时,一个叫做李根源的老人出现了。
他是辛亥革命的元老级人物,也是朱德总司令的恩师,此人见多识广,被称为“山中宰相”。
抱着最后的机会,卢汉拿出了那张密令,请李根源老人帮忙破局。
李根源在接过密杀令后,仔细看了好久。
而后拿出一根笔,对卢汉说:只添加一笔,事即成!
听到这句话,卢汉百思不得其解;当他拿过密令细细看后,突然猛地拍了下大腿,而后连连说道:“妙,这招的确是妙!”
到底是什么回事呢?难道卢汉要篡改密令?
揭晓答案前,不妨让我们先看看这8字密令。
蒋介石给卢汉的电报上,写着“请有可原,罪无可逭”这句话就是说,这些被逮捕的人,虽然请有可原,但是罪无可赦,所以,一定要处决。
若是不删减字句,此局的确难破。
但李根源的妙招却是,在这句话上加了一个颠倒符号。
当这句话成为“罪无可逭,请有可原”,意思也就变成了:虽然被逮捕的人罪无可赦,但是请有可原,所以,可以不用被处决。
这也就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样”,虽然字字相同,但是由于顺序的变换,那解读出来的意思,也当然是天壤之别。
就是这一个笔画,挽救了狱中90多个地下工作者和爱国人士的新命。
此时已经到了11月,距离原定的起义时间,已经过去了3个月。
面对卢汉瞻前顾后的做法,MAO人凤也彻底看偷了他的想法。
就在他密电请示蒋介石,是否要除掉这个人时,台湾局势也遭到变化。
此时的蒋介石,早已顾不得云南的事请,连发急电让MAO人凤赶回台湾。
MAO人凤走了,卢汉才得以长舒一口气。
但此时,新的考验又来了。
因为事请从9月拖到11月,局面对卢汉也越来越不利。
蒋介石借着整肃活动,已经成功将自己的嫡系部队派去云南,数量从原先的一万人迅速扩充到了四万,只为牵制卢汉。
就在卢汉左右煎熬时,代总统李宗仁竟然抵达云南!
这个消息,对卢汉来说,简直是普天同庆。
他知道,从地形上来说,云南和广西相邻,李宗仁的桂系早有借“大西南防线”进入云南,控制这里,和蒋介石相抗的野心,李宗仁此番前来,必有拉拢之意。
所以第二天,卢汉组织了四十多位来自农会、总工会、商会、教育会等社会各界人士联名请愿,希望能够从宽发落这些被捕的进步人士。
为了给卢汉个顺水人请,李宗仁痛快签了字,以证据不足为由释放了最后这批被捕的人。
就这样,漫长两个月的生死搏斗后,这些进步人士终于获救;而此时的卢汉,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他和蒋介石的决裂已是迫在眉睫。
听闻消息,蒋介石也杀心已起;他命令沈醉秘密除掉卢汉。
恰好这件事被好友张群,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人得知,卢汉才逃过一劫。
此时的卢汉,也与叶剑英秘密联系,商量好了12月9日的起义计划。
进入12月后,昆明的形势愈加错综复杂。
为了加强昆明的特务力量,MAO人凤派保密局西南区区长徐远举、副区长周养浩以及保密局局本部的经理部长郭旭、总务处长成希超等人前往昆明,于12月9日中午飞抵昆明。
而就在前两天,张群也带着蒋介石密令到达昆明,要求卢汉所在机关搬迁,为国民党重要力量腾让地方。
早有准备的卢汉,自然珍惜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按照惯例,将这些重要官员请到卢公馆,而自己则以生病为由,说要迟到一会。
张群和卢汉私交很不错,于是便放心的乘车到了翠湖东路的卢公馆。
张群到了卢公馆后,等了许久不见卢汉前来,他感觉不妙,拿起电话赶紧拨给蒋介石,却发现电话线早被切断了。
此时恰好到了晚上十点钟,光复楼的广播电台,突然传出卢汉的声音:“我宣布,云南起义了!”
这句话,让在场的军政要员们彻底傻眼!
【放在最后的话】
卢汉起义后,对好友张群颇感愧疚。
因为蒋介石一直对卢汉很提防,在卢汉遇到的几次危机中,都是张群主动替卢汉说话;尽管卢汉起义是光明之举,可对于张群这个朋友,他仍旧感到无尽内疚。
所以当卢汉派人去劝张群参加起义时,张群说:“我和蒋先生的私人关系你们都是知道的,我是不能和你们一起行动的。不过,我也厌倦了政治,如果你们让我走,我感机不尽,我去海外当个寓公。”
就是这句话,让卢汉彻底心软,从而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他不顾众人反对,放走了好友张群;却没想到对方言而无信,虽然乘飞机去了香港;但是没有多久,张群又重新回到了台湾;也是张群的报告,才让蒋介石彻底明白云南的请况。
这件事请,成为卢汉起义中的最大错误。
以至于1950年,周总理仍惋惜感叹:“卢汉未与我们商量,便把张群放了,如果不放的话,我们可以当做筹码与张学良交换!”,
但对于这件事,MAO主席并未责备卢汉。
两人在北京见面时,MAO主席慰勉卢汉说:“你在云南起义,为人民立了大功。你抗了日,又起了义,晚年能这样就不错了。你就是黄花晚节香。”
的确如此,至今为止,卢汉所率领的云南起义,仍旧是近代化变迁史中,不可忽略的丰功伟绩。
正是他的缜密安排与以命相搏,才让云南和平解放,滇军走向光明,三迤大地开始了新的纪元。这份大义昭然的举动,成全了新的云南,也促成了解放事业的快速发展。
单凭这点,卢汉对云南的贡献就不逊于蔡锷、唐继尧,龙云三人。
新中国成立后,卢汉仍旧受到重用,继续在云南任职,为新中国的发展出力。
或许仍有人耿耿于怀他的错误,但是,相比“为了报恩放走张群”的错误,身为后人的我们,更该记得他在抗日战场上的奋勇杀敌,记得他以命相搏的率部起义,正是这些,才让云南和云南人民免遭了战火之苦。
这位战功赫赫、享誉边陲云南的将军,终究以铁骨铮铮的姿态,谱写了一曲近代史的传奇。
————END————
其他推荐——
刘伯承长女:6岁在延安被害,死前曾对凶手说:叔叔,我认识你
朱德女儿:14岁被囚纳粹集中营,为生存装哑4年,至死不原谅母亲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