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一扫六合,虎视天下,用短短十年时间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而《战国策·魏策四》中却有着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那就是《唐雎不辱使命》。
面对强权喊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的唐雎此时不像一个使者,而更像一位剑客。故事中的安陵也因为唐雎的勇敢而得以保存。这是一个充满英雄主义浪漫的故事,也仅仅是一个故事罢了。
毕竟《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撰而成,并非为了修史,而是收集当时文稿,实际上对于材料文学价值更为偏重。故事中唐雎的年龄、秦法中侍者不得佩剑等漏洞早被后世史家所质疑。
唐雎此人本身值得推敲,我们假使设定真的有唐雎此人
《史记·魏世家》中有段关于唐雎的事迹描写:周赧王四十八年(前267年),齐楚两国夹击魏国,魏国多次派使者前去向秦国求救,可是秦国总是置身事外。请急之下魏王派出了唐雎,当时他已经是九十高龄了,他亲自前去秦国,终于说服秦王出兵,他的一句话切中了秦王的要害:“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一东籓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则王何利焉?”从利益这个角度出发,秦王势必要救魏国。故这段历史记载还是有一定可信度。
唐雎不辱使命但是这个时候的唐雎已经九十岁了,说他老谋深算没问题,但如果说在几年以后,要他像个勇士一般提剑将年轻力壮的秦王按倒,B迫他不准他攻打魏属地安陵,恐怕没有人会相信吧。
秦王誓在拿下各诸侯国,怎会受人要挟而罢手?
假设《史记》中关于唐雎年龄记载有误,那么还会有“唐雎不辱使命”的可能吗?依然没有。 秦国届时早已势如破竹,长驱直下,攻下各诸侯国。此时的秦王是不会因为任何原因,任何人而停留他攻伐的脚步。
荆轲刺秦,前车之鉴犹在耳,秦国早会料到各诸侯国会在最后做些无谓的挣扎,所以必定将行刺的漏洞堵上。 就算唐雎去行刺之时是个年轻的勇士,成功的可能新也几乎为零。
秦始皇荆轲刺秦事件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完璧归赵事件发生于周赧王三十二年(前283年),魏国灭亡于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也就是说在唐雎面见秦王之前秦王已经有过两次窘迫的经历了。那么荆轲刺秦的时候,秦法禁止朝堂上除秦王以外任何人不得持尺兵,以至于荆轲图穷匕首现。在经历过一次刺杀经历之后,难道秦国还能允许唐雎持剑面见秦王?
所以这一点显然是《战国策》虚构或者夸张描述此事了,游国恩说《战国策》最长于说事,但记述事件的后果不尽可靠”。霍旭东和任重在《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中也点明了《战国策》为抬高策士地位虚构或者夸张了一些事请,所以《唐雎不辱使命》这件事还存疑。
安陵国的结局
安陵国的结局显然没有那么好,《史记·魏世家》记载安陵国君主在魏国灭亡之后就TUO离了原本的封地,而安陵国也被秦国收编成一个县。后来天下大乱,宁陵国君主又被陈胜封王,卷入了起义潮流。宁陵国和安陵国是一类,宁陵君能被封王,但是安陵君却不知所踪,很显然安陵君已经不在了,对应的安陵国也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