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为关注电视剧版本《大决战》的原因,写了一些与三大战役有关的文章。有读者问了一个问题:渡江战役的规模比三大战役还大,为什么不合称为“四大战役”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三大战役的意义。
在辽沈战役中,双方总共出动了120多万人,在东北地区展开了一场持续52天的战略决战。这是国共第一次战略决战。在这之前,双方作战的规模都不大,一场战役投入的总兵力最多不过十几万。辽沈战役结束后,我军不但消灭了国军五大战略集团中的东北集团,解放了东北地区全境,还第一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国军。
在淮海战役中,双方总共出动了140多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一场持续66天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军消灭了国军五大战略集团中的徐州集团,摧毁了国军在南线的经锐主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军的残余军事力量。
在平津战役中,双方总共出动了150多万人,以北平、天津为中心,进行了一场持续60多天的战略决战。平津战役结束后,我军消灭了国军五大战略集团中的华北集团,解放了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我军的胜利和国军的失败已成定局,几乎不再有任何悬念。
显而易见,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层层递进,犹如一首宏大完美的乐章:以辽沈战役为开篇,以淮海战役为顶峰,以平津战役为终结。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都属于战略决战。在这三场战役中,我军虽然掌握着战役的主动权(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规模有多大都由我军决定),但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在淮海战役中,我军总兵力还少于国军,不少战役打得非常辛苦。
从具体的战场形势来看,国军并不是兵败如山倒的局势,只要指挥得当,还有挽回局面的机会,比如说撤回一部分经锐主力,不至于全部被我军歼灭。如果国军能够从东北战场、华北战场、华东战场撤回几十万经锐主力,部署在长江防线上,将会给渡江战役带来更多的变数。
接着我们来看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始于1949年4月20日晚,终于1949年6月2日,历时42天。在这场战役里,我军投入了100多万人,国军投入了70多万人,双方总兵力超过了170万人。我军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国军的长江防线,随即向纵深发展攻势。战后统计,在渡江战役中,我军以伤亡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以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分,为解放全中国创造了重要条件。
从表面上看,双方兵力悬殊并不大。但是,国军驻扎在长江沿线的军队,战斗力远远不及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中的国军。所以,当战役打响后,战场就成为一边倒的局势,毫无悬念。我军如大风扫落叶一般,锐不可当;国军一触即溃,几乎没有什么抵抗。
事实上,在渡江战役打响之前,国共双方都猜得到战役的结果。因此,渡江战役尽管规模很大,却算不上战略决战——没有任何悬念的战役,是称不上战略决战的。国共双方的战略决战,在平津战役落下帷幕的那一刻,就宣告结束。在那以后,国军已经拼凑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与我军进行战略决战。
对于这一点,我军在1949年春天,渡江战役没有打响之前,就很清晰地看出来了。1949年2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
“国民党统治的总崩溃开始于北线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南线的淮海战役期间,这三个战役使国民党在去年十月初至今年一月底的不足四个月中丧失约一百五十四万多人,包括国民党正规军一百四十四个整师……”
所以,既然渡江战役称不上战略决战,那么就不会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一起被称为“四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