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八大古都,分别是: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和郑州。如果说在古代,这八座城市哪个最适合做都城,毫无疑问、也无可争辩,一定是洛阳。
既然洛阳是最佳都城,那为什么大多开国帝王,或者政权的缔造者都首选的是长安呢?其实并非是他们不想首选洛阳,而是不敢选择洛阳。这其中隐含着许多背景原因,以及历史的局限新,不是说它是最佳就必须选择它。
实际上,长安真正意义上成为帝都,是从西汉开始的。西汉建立伊始,刘邦首选的都城其实是洛阳,可是当时西汉政权直接控制的地方只有河北、淮北、江汉、汉中、关中、以及巴蜀等地区。
大部分异姓诸王都无法掌控,而洛阳又立于中心地带,导致刘邦根本不敢定都洛阳。张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非洛阳而择长安的理由:“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
长安最大的优势就是“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阻山带河,四塞之地”。长安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座关口牢牢控制着进出长安的通道,易守难攻。就军事而言,的确是最理想的都城。
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以后,西汉政权才逐渐地稳定下来,但是那时却又不宜再迁都洛阳。因为迁都不仅仅涉及到耗费财力的问题,更要考虑到政治、权力、军事、经济等诸多的问题。
也就是说,迁都就等于放弃之前所有的政治体系和权力架构,一切都要重新构建,这样的代价也是巨大的。相比于刘邦,东汉开国光武帝刘秀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东汉开国之初,刘秀面对的问题和刘邦基本一样,但是刘秀在分析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一系列综合问题之后,决定一劳永逸定都于洛阳。
由于洛阳位于各个政权的中心地带,所以刘秀在统一的过程中难度加大,整整用了十五年的时间,比刘邦多用了八年。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都和西汉的请况类似,在最初选择都城的时候,都缺乏长远的眼光和胆略(当然也包括当时的局限新,这里只做笼统的表述)。
但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却例外。杨广虽然亡了国,但是他绝不是一个昏庸之辈,他在位期间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请,就是修建东都洛阳。营造东都就是为了给迁都做准备和铺垫,只不过没有来得及做而已。
杨广有独到和长远的政治眼光,自隋唐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始东移,经济重心也开始渐渐向东南沿海发展。而西安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无法对东部加强控制,唯一的办法就是向中东部地区靠拢。
武则天迁都洛阳,和杨广的想法基本吻合,但是她考虑的则更多也更到位,因为洛阳确实比长安适合做都城。首先武则天是为了摆TUO李唐王朝的影响,李唐皇室在长安根深帝固,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高武氏家族地位,武则天必须选择在洛阳另起炉灶。
第二是经济的原因,当时洛阳的经济条件要远优于长安,自汉朝以后,长安人口倍增,统治机构臃肿。整个关中地区适合农耕的土地面积已经变得越来越小,所以粮食的供应就成了统治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难题。
而洛阳自隋代以来,就成为南北交通的中枢,隋朝在洛阳建立多个粮仓,包括洛口仓、回洛仓、子罗仓等等。洛阳凭借交通之便,在隋朝时就成为全国物资的集中地,很好的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问题。
最后是地理的原因,古代封建王朝选择都城,除了政治和经济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军事因素。所以都城的地理位置可以决定政权的稳固新。洛阳自古被称作“天下之中”,东到海岱,南至江淮,西临秦陇,北通幽燕,统治者以洛阳为中心可控天下。
长安地理位置偏西,已经失去了居中控天下的作用。洛阳北有黄河与邙山为屏障,南有伊阙之险,西控崤函,东扼虎牢,中为伊洛平原,被称为“控以三河,固以四塞”。这些天然的屏障可以很好的拱卫洛阳,所以地理对于军事而言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自唐朝以后,宋、元、明、清四朝,都没有选择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宋太祖赵匡胤曾想过要迁都洛阳,之所以没能成功,除了两地毁坏严重之外,还有来自于大臣和晋王赵光义的阻力,总之他还没有放手去做,便撒手人寰了。
明朝最初定都南京,是因为当时北方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收复,不过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明朝迁都是迟早的事请。长安、洛阳和开封是朱元璋的主要选择之地。
假如朱元璋来得及做的话,我认为他一定会选择洛阳,或者说洛阳的机会更大,原因前文已经叙述。朱棣放弃以上三个城市,主要是出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考虑,明朝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北元,因此,朱棣要以“天子守国门”为子孙们做表率。#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