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让关羽的名声超过了张飞,超过了吕布,超过同时代的所有英雄。
总有人问这场战争的意义是什么?我来告诉你,因为关羽如果不出意外将会是统一三国的那个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出意外了。
第1点,襄樊之战代表着什么?
在这场战争之前,关羽唯一能够拥有的名声就是刘备的二弟,换句话来说关羽最大的名声也不过是一个走后门的。
而且这个二弟似乎还不太忠诚,只不过关于坚定的立场在最危险的结局之下,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初心。
所以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三国乱世的时候,关羽好不容易跟着刘备打了几场胜仗,也有了一些微妙,却突然之间被曹草包了饺子。
万般无奈之下为了护住几位嫂嫂,更是为了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大哥,委曲求全投降了曹草。
虽然在投降曹草之后得知自己大哥的存活信息,立刻马不停蹄地找到了自己的大哥,但仍然无法改变关羽曾经投降于曹草的事实。
而此时的关羽能够拿到出来的,且能够吹嘘出来的称号,无非就是一个汉寿亭侯,另外那就是保持自己的初心,忠贞不二,只不过这个中间仍然有那么一点点可圈可点之处。
值得推敲的是关羽真的是忠贞不二,还是别有所图,更重要的是关羽在跟随曹草的时候虽然打了几场胜仗,但是那几场胜仗关羽所占的成分明显不足。
再之后关羽就没有什么能力了,或者没有什么能力展示的平台了,大家都知道关羽很厉害,可是也仅限于知道而已。
比如典型的川蜀之战,刘备带着身边能带的人全都带走了,只留下一个关羽。
刘备是这样想的,关羽守着荆州自己放心,总比这个倒霉三弟要好很多,因为自己的三弟就曾经守一个城池,结果出了大乱子,刘备虽然放心,但关羽却不放心了。
从关羽的角度出发,好不容易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你却不让我磨刀霍霍向猪羊,怎么你这是瞧不起你二弟呀?
所以关羽就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在多方势力地来回搅和或全盘布局之下,关羽终于开启了自己的行动,那就是襄樊之战。
在这场战争开始之前,整个刘备集团的所有部队的重心都放在了川蜀地区,可以说此时刘备的核心力量在京中,没有太多的经力了,在这种请况之下,关羽和东吴发生了某些摩擦。
东吴的孙权暗中搞破坏动手脚,先后借走了荆州的一部分地区,导致整个荆州支离破碎。
此时曹魏那边也对于荆州虎视眈眈,刘备已经抢夺了川蜀地区,京都这个地方能押一把,就押一把。
此时的关羽已经意识到荆州这个地方对于东吴、对于曹魏都是到手的肥肉,他们不太可能把这个肥肉送出去甚至还想把这块肥肉给均摊。
而就在这个时候,关羽突然之间发威了,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吗?这一仗就打得曹魏胆寒,东吴害怕。
在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曹仁,曹仁在当时就属于荆州战线的前沿阵地,曹仁也是一员猛将,在曹魏尤其是曹草的心目当中,占据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来是自家人,二来曹仁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但是关键时刻曹仁方面出现了问题,由于一伙人叛乱让关羽看到了机会,可关羽正当进行反扑的时候,曹仁那边已经等来了另一员大将庞德,也就是说在关羽准备进行襄樊之战时,曹草那边的力量已经进行了加强。
接下来就是封神时刻,关于首先应用地理优势,水淹七军直接把于禁的部队全部给包围了。
紧随其后,关羽就如同一个不怕死的勇士一般,一路猛追猛砍,庞德直接被打死了,而于禁也被投降了。
此次襄樊之战的直接结果是关羽打出了蜀汉的威名来,以至于当刘备得知军请之后,整个人机动得一塌糊涂。
在这场战争的最巅峰时期,关羽率领的部队已经进攻到离许昌不足百里的地方。
不足百里的地方意味着什么,只要关羽再发发力咬咬牙,打败许昌的曹魏部队唾手可得,而打败许昌的曹魏部队,则直接意味着曹草的大本营被击破。
第2点,东吴没有下限。
此时的东吴就如同一个小人一样,不能说两边倒可以差不多,东吴简直就是两头下注,他既不希望曹草赢得这场战争,也不希望关羽赢得这场战争,东吴要吃两头的便宜。
可是这两头便宜都没有吃到,关羽做大做强了东吴竟然在背后捅刀子,一刀下去要了关羽的命。
而关羽去世直接破坏了孙刘联盟,更直接的是让刘备失去了唯一一次能够击败曹草的机会,这是刘备苦心经营数10年的时间所得到的一个机会,就被孙权轻松破解。
再之后的事请大家都知道了,刘备要为关羽报仇,结果在白帝陵托孤去世。
而刘备的去世又带来一个惨重的结果,川蜀地区没有足够多的粮食,此时的诸葛亮,既要面对曹魏的压力,同时又被迫和东吴联盟。
而后期诸葛亮之所以多次出岐山,讨伐曹刿,主要目的也是希望通过进攻的方式来进行防守时间,有利于曹刿而不利于蜀汉。
只能通过不断进攻来改变曹刿的战略防御,紧随其后干扰曹刿的路线,在诸葛亮去世之后又有一位将军又接连不断地讨伐曹刿,当然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东吴在消灭关羽的有生力量之时,其实就已经可以预料到结局了,那就是曹魏一家独大,只不过没有想到司马家族后来居上摘了桃子。
历史如果继续延伸的话,等司马家族势力微弱的时候,又被别人摘了桃子,而且司马家族基本上死伤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