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昆明翠湖边的云南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双一流”大学,自建校以来,为云南培养了众多人才。而云南大学校本部所在地,自明代起就已经担负起了为国育才的任务。
今日君带您一同来探寻这段书香四溢的历史。
贡院遗址
为国求贤的贡院
明清时期,各州县的儒生在考取生员(秀才)之后,就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乡试每3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wéi)。乡试中举后就是举人,才有资格进京参加更高一级的会试。各省举行乡试的地方就是贡院。
明朝初年的乡试对于云南考生来说比较痛苦,考点设在应天府(今南京),要千里迢迢前往应试。直到永乐九年(1411年),明政府准许云南举办乡试,云南才开始筹建贡院。
贡院最早设在今天昆明威远街一带,但地方狭小,不能适应需要。弘治十二年(1499年),新贡院落成,选址位于当时省城的北门旁(今云南大学校本部),居高临下,俯瞰翠湖,钟灵毓秀。
贡院中心大堂为至公堂,后有四房四所,为考官和工作人员工作场地。前为明远楼,楼两侧为文场,即考生考试、居住之处。大门左右有两座牌坊,左侧题写“为国求贤”,右侧题写“明经取士”。今天,至公堂和文场仍保留在云南大学校园内。
贡院门口的街道称为贡院街,由于科举考试直通官场,有青云直上之意,故又称为青云街;贡院西边的街道,因云集了各州县的应考者,文人如林,故称为文林街。两街名一直沿用至今。
贡院的设立,促进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内地文化在边疆的传播,加速了内地与边疆的交往交流交融。四百多年间,云南贡院走出了八千余名举人。他们中有明朝嘉靖年间险中状元的楚雄人李启东,有明末不畏权宦、勇于斗争的剑川人杨栋朝与何可及,有清朝乾隆年间直言敢谏的御史钱沣,有清末高中经济特科状元的袁嘉谷。正因为不断有士子在科场斩获佳绩,建水、剑川、通海等多地有着“文献名邦”的美誉。尤其是建水,因明清两代考取进士的人数占了全省一半以上,被誉为“临半榜”(建水曾名临安)。
中西合璧的建筑
1903年,云南贡院举办了最后一场乡试后,结束了它的使命。清末学制改革废除科举,各类新式学校竞相举办,云南先后创办了众多新式学堂。其中,创办于1922年的东陆大学(1934年正式更名为云南大学),是云南历史上第一所大学,选址于“文脉”之地贡院。
从云南大学正门拾级而上,映入眼帘就是会泽院,这是云南大学的主体建筑,建设在贡院明远楼的旧址上。会泽院由留学法国的云南籍工程师张邦翰主持设计。建筑所用石料采自昆明西山,用木船经滇池水路运至篆塘,再用马车运到工地。河沙则采自盘龙江中,砖瓦由北门外的马村砖窑供给。此时,云南省内尚不能生产水泥,经人在国外采买后通过滇越铁路运到昆明。
会泽院是昆明近代少见的大型中西文化融合式建筑,在向云南百姓展现西式建筑风格的同时,又在细微处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屋顶平台护栏为宝瓶造型,门厅楼梯扶手栏杆花纹为窗扇木雕花纹等。正如设计者张邦翰所说:“建筑采中西法式,存古而不泥于古,尚新而不专骛于新。”可以说,会泽院体现了云南人自强不息的经神和追求近代化的雄心壮志。
会泽院
在会泽院后方,是映秋院(女生宿舍)和泽清堂(女生食堂),由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映秋院完全体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四合院式的围院,坡屋顶加上琉璃瓦,是典型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又采用了一些西方建筑的方法对空间进行划分。泽清堂则是大殿式的中式建筑,两组建筑的金SE屋顶在夕阳照色下浑然一体。
至公堂的东侧有熊庆来和李广田的旧居。熊庆来先生于1937年至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先生则于1957年至1959年担任云南大学校长,都为云南大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位校长的旧居建于1937年,建筑小巧简单,黄SE的墙面与深红SE的楼梯栏杆使建筑看起来朴素而雅致。
校内还有一个钟塔,位于理科实验楼旁,为理科三馆供水之水塔,顶部兼做钟楼。底部为石材基础,中部砖砌,顶部则为混凝土材质。其顶部拱窗为欧式风格。钟塔矗立在绿荫花海之中,已然是云南大学一道亮丽的景观。
人才济济的大学
“大学之始,即贡院之终也”。近代大学是新旧文化的转折点,在云南大学历史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在贡院金榜题名,又回到贡院执教,成为新旧文化嬗递之际的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袁嘉谷。
1895年,袁嘉谷在贡院乡试中举后,又在1903年的经济特科考试中拔得头筹(特元),被云南百姓视为科举史上唯一的云南状元。1923年云南大学成立后,聘请袁嘉谷担任国文教授,成为传统士子转行大学教授的典范。
在云南大学教书的日子里,袁嘉谷的课吸引了很多师生和校外人士前来旁听,因此,学校特地将他的课安排在了至公堂。任教十余年,他培养了数百名学生,为边疆文教事业倾尽心力。
1937年,原为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的云南弥勒人熊庆来先生出任云南大学校长,他邀请了冯友兰、费孝通、楚图南、严济慈、彭桓武、陈省身等一大批国内外一流学者前来任教。抗战全面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西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与西南联大互相支持,同甘共苦,华罗庚、吴晗、陈达、陈寅恪、钱穆、闻一多等联大教授也在云南大学兼任教授。联大复员后,刘文典等教授更是选择留在了云南。群贤毕至、自由民主的校园文化,使云南大学在民国后期成为了蜚声中外的一流大学。
革命的摇篮
在会泽院旁,有一门铜炮,它来历不小,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抵抗外侮经神的集中反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机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当年云南大学的几名毕业生决定送给学校一件能提振民族经神的纪念品。他们了解到云南军械局有一门中法战争时留下的铜炮,便与军械局联系,请求将铜炮拨给云南大学。得到铜炮后,学校将其置于会泽院旁。这样,这门当年曾经见证过中华民族打败外来侵略者的大炮,就一直矗立在云大校园里,机励着一代代师生奋发有为。
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云大校友中先后有67位革命烈士为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捐躯,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45年底,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等四校联合于11月25日晚在联大新校舍草坪举行反对内战、呼吁和平的时事晚会。第二天,国民党中央社发表报道污蔑参会学生为“匪”,机起了广大学生的愤怒。云南大学、西南联大等31所大中学校宣布罢课。12月1日,国民党暴徒携带棍棒、手榴弹、刺刀等分头攻击各学校。上午10时,一伙暴徒冲进云南大学,撕毁反内战标语,追打学生,致使多人受伤。这一天,于再、潘琰、李鲁连、张华昌四烈士遇难,数十人受伤。联大教授闻一多写道:“一二·一是中华民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但也就在这一天,死难四烈士的血给中华民族打开了一条生路。”
在悍然制造了“一二·一”惨案后,国民党特务又把黑手伸向了一直在呼吁和平的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他们在昆明大兴坡口暗杀了李公朴先生。7月15日在云南大学至公堂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会上,闻一多先生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讲演”,在讲演结束不久后,就被特务暗杀在自己的家门口。
然而,就如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所说,“昆明的青年要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1948年6月17日,昆明各大中学校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美扶日”运动。各校学生在云南大学召开大会,然后举行了示威游行。反动军警在游行后逮捕了29名学生,各校决定罢课,反对迫害学生。国民党反动派却变本加厉地破坏学生运动。7月15日凌晨,反动军警武装进攻云南大学。学生们守卫在会泽院里,以石块阻击敌人。此次事件中先后被捕的学生多达1500人,史称“七一五”运动。这次事件使广大人民看清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不少青年学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抛洒热血。
熊庆来校长在1938年为云南大学创作的校歌中写道:“努力求新,以作我民;努力求真,文明允臻。”从云南贡院到云南大学的历史变迁,正是云南各族人民追求真知、为国奉献经神的反映。
今日语
从为国求贤的贡院,到人才济济的西南联大,再到革命摇篮的云南大学,边疆云南的文脉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脉同频共振,有人皓首穷经、为国治学,有人甘洒热血、抗争黑暗。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把目光转至当下和未来,当代知识青年更应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实现人生。
版权声明
——————————
原创文章
如需转载,请联系今日民族
监制丨王 菁编辑丨纳梦月
排版丨苏倩雯校对丨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