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地缘环境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往往十分重要。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很多国家政权,虽然具备广袤的疆域和强大的国力,却因为处在一个“四战之地”的地缘战略环境中,结果往往最终因此而衰亡。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不过,除了强盛一时的德意志帝国外,在20世纪上半叶,还有一个具备较强实力的中欧国家,同样是因地缘不佳而亡国。
这个国家便是波兰。熟悉军史的人都知道,波兰在历史上是个盛极一时的军事强国。14~15世纪,波兰西斯拉夫人同蒙古人、鞑靼人和日耳曼条顿骑士团的斗争中壮大。16~17世纪,波兰立陶宛联邦发展成疆域广袤的联合体大国,凭借其强大的军队、雄厚的国力、辉煌的战功而雄霸中欧。但好景不长,18世纪以后,随着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的相继崛起,波兰成为被瓜分的对象,几度亡国。
19~20世纪,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兴起,波兰人也曾顺应这股潮流,举行独立起义,但多数时候并没有如愿以偿。不过,通过参与帝国主义列强间的战争和博弈,波兰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1917年俄国革命后,随着威尔逊世界“民族自决”原则在欧洲的传播,波兰终于迎来独立建国的机会。1918年11月7日,波兰新政府宣告建立,在同苏维埃政权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大规模战争后,波兰第二共和国的边界也得以确立。
20世纪20~30年代,在毕苏斯基等人的领导和干预下,波兰的综合国力在稳步发展。一方面,波兰政府计划构建“海间联邦”,试图恢复波兰立陶宛鼎盛时代的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凭借德俄奥列强在波兰境内遗留的军工遗产,波兰也在大力扩充军备。30年代,波兰拥有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旅、2个摩托化旅,以及近80个民防营,总兵力达100余万。同时,波兰也在加深与原协约国阵营的交流。
然而,纸面上的国力数据,并没能阻止波兰的沦亡。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进行闪电式入侵战争。战争时期,波兰虽然集结军事力量进行抵抗,却难以阻挡德国的装甲集群。更有甚者,9月中下旬,苏联也对波宣战,加入攻击波兰的战事之中。9月末~10月初,波兰的抵抗最终被击溃。这个拥兵100万的地域大国,仅抵抗了20~30天,便宣告沦亡。从某种意义上讲,波兰的快速沦亡,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首先,忽视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建设,导致腹背受敌。波兰第二共和国维持的时间不长,但树立的敌人倒是不少。波兰立国之初,就同苏俄、苏维埃乌克兰爆发了大规模战争,这导致其与苏联关系长期紧张。波兰立国时占据了原德意志帝国的大片领土,这注定使其与德国关系不佳。此外,波兰还觊觎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地区、捷克斯洛伐克的切欣地区、白俄罗斯西部。总体来说,周边大部分国家,被波兰得罪了个遍。
其次,没有处理好内部民族问题,削弱了凝聚力。在对外树敌的同时,波兰也没有处理好内部的民族危机。波兰资产阶级地主们试图推行“波兰化”政策,以构建起“大波兰”。但由于当时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在欧洲蓬勃发展,故而此举并没有凑效。结果,波兰资产阶级的举措,引起其境内日耳曼人、白俄罗斯人、立陶宛人、乌克兰人的联合反对,各种或明或暗的斗争层出不穷,这严重削弱了波兰的国力。
最关键的,处在“四战之地”的地缘环境中,太容易遭受两个大国的联合夹击。波兰被夹在两个重量级强国之间,其东边是苏联,西边是德国。这样的地缘环境,犹如一把利剑悬在波兰政权的头顶。而波兰树敌过多的举动,无疑又进一步使其自身处境恶化。结果,1939年德国发起入侵后,英法出于利益而袖手,苏联欣然在背后补刀,斯洛伐克也在德国的要挟下出兵进犯。波兰的沦亡,也就在请理之中。
参考资料:《一战全史》、《波兰史》、《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