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女人的天新,而发型作为女人妆容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受到女子们的重视。在旧石器时期,人们整天为衣食担忧,根本无暇考虑妆容的事,所以当时的女子像男人们一样披头散发。
新石器时期,出于劳作的需要,古人开始将头发向后梳理,然后绑起,即我们所说的“束发”。也有一些女子将头发扎在头顶,这种特殊的发式被称为“髻”。
秦朝
秦朝历史短暂,关于秦朝女子的发式,所知的大多出自秦始皇的喜好。秦始皇特别重视后宫妃子的妆容,曾亲自下令让她们编出仪态万千的发髻。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令宫人当暑戴黄罗髻,蝉冠子,五花朵子”。这里的黄罗髻,指的是一种假髻,以金银铜木为胎作成髻状,外蒙缯帛,使用时戴头上,以簪钗固定。”
而不同身份等级的妃子,发式也不相同。如诏后梳凌云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嫔梳参鸾髻。
汉朝
到了汉朝,流行两种发式。
一种是将头发自然垂下,只是在发尾处束上,再垂于脑后。还有一种是挽髻,梳法是从头顶中央分清头路,再将两股头发编成一束,由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种式样。
汉武帝曾令宫人梳十二鬓髻。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妇女们的发式名目繁多,有灵蛇鬓、飞天鬓、云鬓等。
其中飞天鬓为南朝刘宋流行的发式,具体梳法是:把头发集中在头顶,分成几股,然后绾成圆环,高耸在上。
云鬓则是南北朝妇女的经典发式,在底层妇女间很是流行。
唐朝
唐朝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妇女的发式也不太相同。
初唐时,妇女们流行梳高髻,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高高的立在头顶上,如李贺的“峨髻愁暮云”就是用来形容当时发髻的高度。
由于一些妇女的发量不足以达到那个高度,所以当时的假发非常流行。盛唐时,最流行的是倭坠髻,把头发从两鬓梳向脑后,然后向上掠起,在头顶上挽成一个或两个向额前方低下来的发髻。日本很多女子妆容,便是模仿当时盛唐的倭坠髻。中、晚唐时期,长安城中贵族女子则流行堕马髻。
宋朝
宋朝时,由于与少数民族往来频繁,所以妇女们流行起束发垂胸的女真族发式,这种发式被称为“女真妆”。而教坊司中的女子则流行“流苏髻”、“懒梳髻”等发式。
元朝
元朝发髻也有多种不同的样子,且有明显的等级标志。如平民的发髻,通常都是将发丝中分,然后在头顶两侧各挽一个朝天的发髻,显得特别经神。除此之外,麻花辫在元朝也很流行。
明朝
明初女子的发式基本沿袭了宋元的发式,但到了嘉靖以后,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桃心髻”在妇女间普遍流行,方法为妇女将发髻梳理成扁圆形,再在髻顶饰以花朵。
清朝
清朝时期,满汉融合,满族女子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喜欢将发髻梳成“一字头”。到了后期则流行“旗头”,即清宫剧中的那种发式。
民国
民国女子受西方社会的影响。可选择的发式就更多了。其中手推波浪纹发式,非常受交际场的名媛们欢迎。而民国时期的大户人家的少乃乃,则青睐垂丝前刘海髻发式。看了这么多发式,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