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出人头地”的故事讲的就是苏轼参加进士考试时考得很好,主考官欧阳修看了他的密封试卷,以为是自己的门生曾巩写的,为了避嫌,于是把他评为第二。等试卷解封,才知道他弄错了,因此,他感叹地对同为考官的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这就是“出人头地”的来历。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以为苏轼本来是状元,结果被硬生生弄成了榜眼。我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上,这是错的。
这件事发生在宋仁宗嘉佑二年,二十一岁时从家乡四川眉州出发去汴京参加省试(礼部试)。这里擦播一句,宋朝的考试一般分为解试,省试和殿试,过了省试,就是有进士资格了,殿试是给这些进士们进一步排排名次,产生状元,榜眼和探花,以及后面的名次。欧阳修是省试的主考官。所以,苏轼的第二名,是省试的第二名,也就相当于是奥运会比赛的半决赛第二名,要想夺冠,还要看决赛的表现。
很不幸,苏轼的决赛成绩并不是太好,只是进士乙科的一员。在北宋时,进士分为甲科和乙科,而不是后来的三甲划分。甲科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乙科若干人,赐“进士出身”。苏轼的成绩相当于与奖牌无缘。
嘉佑二年的这一科,是牛人荟萃的一科,除了苏轼兄弟外,还有欧阳修的弟子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次唐宋八大家来了四个:苏轼、苏辙、曾巩,苏洵陪考。还有程颐和程颢兄弟,这两人后来是理学大家。还有一些未来的宰相,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这几人后来全部列入《宋史·间臣传》。
这里还有一条小花絮,嘉佑二年的状元是章衡,是本次考试未来宰相章惇的同族侄子,章惇觉得考试成绩在侄子之下很没面子,于是过了几年又重考,这次考中了进士甲科。『惇豪俊,博学善文。进士登名,耻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举甲科』。
这一届甲科的一二三名分别是章衡,窦卞,和罗恺。这几个名字相信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茫然,他们在历史上并不是太出名。不过想想我们现在历届高考状元的经历,估计大家都能理解。所以奉劝广大考生,名次和学校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考中就好。
苏轼还没来得及感叹他的高考成绩,他的母亲就不幸去世了,他得回去守孝。等他回来,已经过了三年,虽然他是学长,但是人走茶凉,只能和应届生一起分配工作,他被分配为河南福昌县主簿,一个九品芝麻官,这个是当时应届生的普遍待遇。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正在苏轼准备服从分配时,宋仁宗准备开“制举”考试。那么,什么是“制举”呢?
制举考试又称制科考试,又称“大科”,是一种特殊的科举考试。在当时的士子心目中,制科进身高于进士科。而制举考试是不定期地在两宋时期,制举考试制度,几兴几黜,时罢时行。所以,宋史称『制举无常科,所以待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
制举登科后,若原为布衣之身,可按贡举进士例授予官职。策入三等者视进士第一人(状元),四等者视进士第二、第三人(榜眼,探花),四等次者视进士第四、第五人。例如宋仁宗朝的宰相富弼,就是直接通过制科考试做官的。
不过参加制科考试,需要两位大臣推荐,经历三个规定的程序:首先向两制官(即掌内制、外制的翰林学士、知制诰、中书舍人)呈送平时所作策、论五十首,两制选取词理俱优者参加阁试;接着是阁试六论;最后,合格者才能参加由皇帝亲自出考题的御试。
苏轼找的两个保人是欧阳修和杨畋,并考中了制科第三等,同时还创造了一个空前的记录,他是宋朝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位制科考上三等的人,另外一位是吴育。『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按前文介绍,苏轼相当于考中了状元。这一次考试,苏轼的弟弟苏辙也参加了,并取得第四等的好成绩,也相当于榜眼或探花了。考试结束后,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判官。宋仁宗在读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试卷后,高兴地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
苏轼用自身经历证明,高考失误不可怕,只要有实力,金子总会发光的。写这样一个小短篇,希望广大学子们都能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
参考资料:
《宋史·苏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