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8年,年近六旬的朱棣,迈着沉重的步子,缓缓走向北平城的庆寿寺。当时的大明王朝正准备迁都,北平既是朱棣当年奋斗多年的城市,也是新的帝国京城,庆寿寺里则住着一位朱棣的老朋友,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件老朋友最后一面。
这位老朋友法号“道衍”,俗名姚广孝,人们习惯称他为“黑衣宰相”。姚广孝既是朱棣的知己,又是朱棣的军师,当年朱允炆举起削藩的屠刀时,如果没有姚广孝煽风点火、出谋划策,朱棣绝没有造反的决心,更没有问鼎天下的信心。
因为这层关系,痛恨朱棣谋朝篡位的人,自然也不会对姚广孝有多高的评价,很多人甚至将他视为靖难之役的罪魁祸首。不过,这时的姚广孝已经进入生命最后时刻,84岁的老和尚只剩一口气,他之所以还不愿告别尘世,只是因为希望再见朱棣一面,对他说一句话。
姚广孝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早年修行佛法,却主动参与俗世中的事请,甚至协助朱棣起兵谋反。而在朱棣成功夺取皇位后,姚广孝却多次拒绝皇帝的封赏,回到庆寿寺里,继续过着孤独寂寞的清贫生活,那么他不惜背负乱臣贼子的千古骂名,改变大明王朝历史的意义何在?
当然,姚广孝并非达到了六根清净的境界,否则他就不会成为黑衣宰相。朱棣初登皇位的时候,姚广孝得到了太子少师的职衔,走到哪里都被地方官当成亲爹对待。早年经历过贫苦生活,终于出人头地的姚广孝,感到非常自豪,他少年时代的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然而,看到衣锦还乡的姚广孝后,他唯一的姐姐竟然拒绝见面。姚广孝很纳闷,等他来到姐姐家,无论如何敲门,姐姐不仅不开门,甚至都不愿和他说句话。邻居们反复表示,姐姐确实在家,但她为什么不愿见功成名就的姚广孝一面?
背后的原因,旁人不了解,姚广孝内心深处一清二楚。在姐姐看来,姚广孝的功业名不正言不顺,朱棣得位不正,如果把他说成头号乱臣贼子,那么姚广孝就是第2号罪犯。除了亲姐姐之外,姚广孝年轻时的好朋友王宾同样拒绝见面,他托人捎来口信,意思就是穷人不配和富人交朋友。
表面上来看,王宾是说自己身份低贱,不配和飞黄腾达的姚广孝交朋友。实际上,王宾是在讽刺姚广孝的功名利禄来之不正,认为他这样的乱臣贼子,即便大富大贵,也不配和忠君爱国的贫穷百姓交朋友。
我们都知道,姚广孝当年出家,并不是因为看破红尘,而是他看到一群和尚在乱世中,依旧能够摆排场,觉得很神气,自己也想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但是,姚广孝真正实现梦想后,却发现亲人和朋友拒绝相见,羡慕他的人只不过是阿谀奉承之徒,他看起来既富又贵,实际上一无所有。
这次探亲过后,姚广孝的心理受到巨大刺机,他白天照常上朝议事,晚上仍然专心念佛。但此时的姚广孝内心充满矛盾,他开始质疑自己多年来的所做作为,难道遁入空门错了?或者说辅佐朱棣夺取皇位错了?
但事已至此,想再多也无法挽回,而在这个时候,朱棣找到姚广孝,请求他帮自己做件事。朱棣曾经得到消息,南京城破当天,朱允炆在和尚溥洽的安排下,逃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他一直怀疑朱允炆就躲在国内某个寺院中。
虽然溥洽直到死,都没有重获自由,但朱棣似乎没有从他这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只有2种可能:第1,溥洽确实不知请;第2,溥洽没有出卖朱允炆。姚广孝加入叛乱阵营前就是得道高僧,通过他的身份查访朱允炆的下落再合适不过。
在编纂《永乐大典》的时候,有一部分佛学内容,需要遍访各地高僧,这正好可以作为朱棣寻访朱允炆下落的借口。但让朱棣失望的是,尽管姚广孝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了佛学内容编纂工作,最终还是没有发现朱允炆的下落。
就这样过了10多年时间,朱棣日渐衰老,姚广孝也走到人生尽头。在庆寿寺的最后一次会面中,朱棣看着病入膏肓的姚广孝,依然和过去几十年一样,由他提出军国大事的问题,姚广孝耐心而又平静地予以解答。
任谁看,这也不像是两位亲密战友的生离死别,而在谈话即将结束的时候,姚广孝突然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朱棣释放溥洽。朱棣担心溥洽出去后,会打着朱允炆的名义反抗朝廷,甚至找到真正的朱允炆,到那时天下又会大乱。
但姚广孝的眼神很平静,明显是在告诉朱棣: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朱棣很清楚,姚广孝曾经以僧人的身份,和溥洽有过一段秘密会谈,但两人究竟说过什么,姚广孝始终没有偷露。姚广孝临终前,突然请求释放溥洽,这让朱棣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溥洽已经说出朱允炆的下落?姚广孝确定不会有任何威胁,才会在生命最后时刻提出这样的请求。
也许朱棣在内心深处告诫自己,相信姚广孝的判断,也许是单纯为了满足老朋友的愿望,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不久之后,84岁的姚广孝缓缓闭上眼睛,结束了自己传奇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