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搜图
东北野战军入关
1948年11月底,随着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主力80万人大举入关南下,平津战役的序幕被正式拉开。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麾下仅有50余万人马,内部绥远地方部队和中央军矛盾重重,根本无力抵抗,遂紧急收缩兵力,将主力集中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据点,企图负隅顽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平津塘地区就数天津最好打
12月22日,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率先动手,将困守新保安的傅作义起家部队第35军一举围歼,击毙军长郭景云;23日,华北野战军第3兵团攻克察哈尔省会张家口,歼灭守敌第11兵团所属7个师54000余人。至此,北平以西的战斗基本结束,但北平城本身是千年古都,又有20余万大军驻守,不方便打。
另外两大据点中,塘沽港虽然兵力稍弱,但地处最东端,一面靠海,其他三面都是滩涂盐池,不易于大兵团展开。东北野战军遂留下少数兵力监视,集中兵力先打天津。天津作为华北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有着200万人口,又是北宁铁路(北平-沈阳)、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和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的交汇点,交通便利,与长江流域的武汉、上海和珠江流域的广州合称中国四大商埠。
编辑搜图
《平津战役》剧照
天津城防十分坚固
这座城市从清朝末年开始就是日寇华北驻屯军的重要基地,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寇占领全城,并在城内外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日寇投降后,国民党军又进行了修缮加固,筑起了长达42公里的环城碉堡工事,修建了数以千计的明碉暗堡,与周边的高大建筑结合,形成了多个既能独立坚守,又能以火力互相支援的防御要点。
环绕天津市区,还有一条宽10米、深4米的护城河,河内水深近2米;沿护城河外侧设置着大量铁丝网、鹿寨和雷场,内侧则修筑了一圈土墙,墙上不仅有电网,每隔30米还有碉堡,彼此有交通沟联系。如此坚固完备的防御工事,使得天津守敌指挥官陈长捷信心大增,到处宣称这叫“大天津堡垒化”“固若金汤”。
编辑搜图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大势已去
天津城内守军已遭到严重削弱
陈长捷还多次给部下打气道:“这样坚强的阵地,充足的弹要器材,比起傅作义当年仅仅1个师防守的涿州,不知优越多少倍。涿州能防守3个月,创造史上的伟绩,我们现在傅副总司令的指挥下,也必定能坚持胜利。”可惜,他实在高估了麾下守军的实力。
天津虽然驻扎了正规军10个师及地方保安部队共13万人,但其主力第62军系粤军杂牌,又刚刚在辽沈战场上遭到重创,战斗力尚未恢复;第86军虽然是美械装备的经锐部队,但所属3个旅中,有2个旅系被解放军歼灭后重建,士气非常低落。反观东北野战军,在天津城外集结了22个师共34万部队,还配属大口径火炮538门,坦克、装甲车40余辆,而且士气十分高涨。
编辑搜图
东北野战军攻城部队
1949年1月13日,天津外围的各据点被全部扫清;14日上午10时,总攻天津的战斗打响;11时,攻城部队越过护城河,连续打开7个缺口,攻入城内;机战至15日10时,天津警备司令部被攻克,陈长捷等7名高级将领被俘;下午15时,天津守敌最后一支部队投降,战斗胜利结束。
编辑搜图
东北野战军庆祝天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