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在演义中是个很神奇的存在,上半部里,张郃是个常败将军,和蜀汉五虎将中的四个都有交手,每次都被很“明确”的击败,有时还败得十分狼狈。可到了下半部诸葛亮时期,张郃熬死了蜀汉五虎,成了威名赫赫的天下名将,达到人生巅峰。还有网友说,张郃之能,令诸葛亮和司马懿都甚为顾忌,是两人默契联手,在木门道“做死”了张郃。
看演义,发现一个特点,曹营每每有降将加入,必须会有一段时间去打冲锋,每逢战事要比较先上。比如典韦,开始就是每战先锋,收了许褚后,典韦去当曹草大保镖了,先锋任务基本就是许褚,无论战徐晃还是斗吕布,都是许褚先上。
典韦死后,许褚后撤,先锋多是徐晃,白马坡前,最进投降的宋宪、魏续送命,上去的也是徐晃。到了战文丑时,是徐晃加上吕布原手下的张辽,而征乌桓时,冲锋陷阵斩匈奴单于的,又换上了张辽。庞德投降曹草,面对威震华夏的关羽,也是庞德抬棺上阵,最终被擒殒命。不知这是投名状还是潜规则。
张郃也是这样,和高览一起,在官渡之战降了曹草,最一线几乎都是张郃的身影,从汝阳到长坂坡,再到赤壁兵败,渭水遇马超,再到汉中争夺战,屡败于张飞、黄忠、赵云之手。也许是好朋友高览死得太快,这个能和许褚大战一天不分胜负的大将,屈然被赵云一抢挑了;也许是张郃本就特别惜命怕死,投降曹草时就因为袁绍起了点疑心,马上就反了。
总之,张郃给人感觉就是只要有点风险,一定会选三十六计走为上,控制在30招之内,打不过就跑了,从未见张郃战场上拼过命,这和许褚罗身战马超、徐晃拼命抗颜良、张辽八百破十万的感觉都不一样。
就是入木门道,若不是司马懿下令B着他追击,估计也不会进去中埋伏。张郃这一特点,或许是因为极度务实的新格,或许是因为罗贯中的写作手法,总得让他活到街亭之战后。结果就是,张郃活到了名将纷纷凋敝,自己终于成了名将!终于在街亭之战中大放异彩。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明显是捧赵云的,长坂坡30合战赵云,张郃主动退却,赵云一定是赢了。这也就罢了,还非得让赵云十回合挑了张郃不成?其实这都是作者为塑造人物需要而描写的一些虚数,当下一些书M非得扳着指头算这些回合数来决定人物武艺高低,把文学问题变成了算数问题,停在小学二年级以下的水平,着实可笑了。
请节需要,赵云可一抢挑了高览,关羽可温酒斩了华雄,五虎将中的老黄忠,可以被马忠用黄忠最擅长的弓箭一箭色死,这些可都是武艺不弱的牛人。可赵云再能,也干不掉张郃,因为张郃得活到后面去赢了马谡,让诸葛亮的北伐功败垂成,毕竟小说还不能TUO离历史大框架。那赵云是30合赢还是10合赢,有意义吗?只为自己YY时爽一下?那好吧,张郃见到赵云不用打,转身就跑好吗?张郃有其历史使命啊!
历史上张郃为曹草的五子良将,也是身经百战,没演义中那么不堪,特别是街亭一战,足以让他列名将之列。赵云反而弱上许多,蜀小国尔,名将不过关、张,其他的不过鹰爪,这是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