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有怎样的野心,将他四子的名字连起来,才明白他谋反是必然,至于李渊的能力大小,我想说他绝对不低。但是自己做的事请在开国皇帝中太少,又有明显的缺点。比如在确立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态度犹豫不决,玄武门之变时更是保持了中立。
很多人认为,皇位难道不应该由儿子们去争吗?谁行归谁。诸位要知道,李世民那几百个人进玄武门埋伏两个嫡亲兄弟挟持了老爹,皇宫卫士竟然集体像不存在一样,这是什么概念?
所以说到底,李渊其实早已隐隐偏向了李世民。史书中将其塑造为一个听儿子话,爱吹枕边风的半废物,但诸位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去看,这是何等的荒谬?李渊个人真的是如此甘心?
接下来再谈李渊的功绩,抛开完成统一大业不言,最重要的是确立了唐代经济制度的基础。纵览整个历史,还有什么比开元通宝更为成功的货币吗?说它是第一恐怕没人敢说第二吧?
再者,关于外部入侵历来从未得到过解决,但李渊在继位后,用自己的外交手段稳住了这个特殊的群体。之前的朝代好多都是挺直腰杆死掉,李渊这上演了一波什么叫“闷声发大财”。
看到这里,李渊能建立大唐王朝一点都不让人意外,因为他的心机太深了。当然关于李渊的野心,在之前就早有暗示。据野史记载,把李渊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这就是谋反之证。
四个儿子
首先就是大儿子李建成,“建成”字面意思理解,即建功立业。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李渊还在朝廷为官。很多人好奇,建功立业的对象不应该是隋朝吗?这个唐朝又有什么关系?
诸位要知道,人的衣望是无穷的,自己虽然在朝廷为官,但必然会有建立天下的野心。有了这样的志向,他开始逐步掌握兵权,希望可以通过其完成蜕变,完成个人的统一大业。
后来自己被调到了太原,李建成一直跟随父亲习武。后来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李建成为父亲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唐建立后,李渊一度把其当作大唐的继承人,不过后来发生了变化。
其次是二儿子李世民,朝代建成自然需要济世于民。生下李世民的时候,李渊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兵权。即便个人的统一大业还没有完成,但这也是自己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原因为隋朝起义众多。自己无数次奉命镇压,但给李渊最深的印象就是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有解决了这一根本问题,朝代才会在强大的基础上繁荣昌盛。
大唐建立后,李渊做到了。即便后来个人去世,李世民也接过他的班,用一系列仁政措施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不管怎么说,两个人的能力必然都不容小觑。
第三个儿子为李玄霸,他在出生的时候,整个隋朝已经动乱不堪,李渊则和一些将军们策划着谋反事宜。从当时的请况去看,李渊并非没有机会,但他缺少这样的胆量。
虽然李渊内心有着较大的把握,但自己始终不敢开这个头。因为在地方势力上起义和朝廷上起义,两个结局有可能截然相反。因为朝廷重兵都在都城,地方不会有重兵,还会强大自己。
在将军们的建议下,李渊为三个儿子起名李玄霸,从此开始张罗个人谋反之事。通过一步步上书,把自己调任到地方,即后来的太原留守。这种请况下,自己的野心终于可以得到实现。
最后一个儿子为李元吉,最初看到这个名字时,内心多少都有几分不解。实现个人的野心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搞这种带有M信的东西?打天下不应该全靠个人势力吗?二者并不冲突。
封建时代下缺乏科学依据,风水学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生活。普通老百姓买个东西都要求神打卦,更别说这种要统一天下的大业。从李渊的角度出发,他自然希望得到好运眷顾。
李元吉在出生后,李渊的谋反之路也准备完毕,只差一个开始的理由。晋阳起兵后,李渊一路南下直取长安,并在这里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大唐,李氏王朝就此诞生。
【结语】
至于这则故事的真实新,我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言了。还请诸位保持一个态度:信则有不信则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把它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关于李渊建国,你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